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丁香蓼

丁香蓼

《全国中草药汇编》:丁香蓼

药材名称丁香蓼

拼音Dīnɡ Xiānɡ Liǎo

别名丁香

来源柳叶菜科丁香蓼属植物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茎基部平卧地上或斜升,节上多根,上部直立,有棱角,多分枝,被柔毛,秋后变紫色。单叶互生;柄短;叶片披针形,长4-7.5厘米,宽1-2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渐窄,全缘。秋季开黄色花,花1-2朵,腋生,无梗;花萼、花瓣均4-5裂,萼宿存,花瓣椭圆形,先端钝圆,基部窄成短爪状,早落;雄蕊与花瓣同数;子房下位,细长如花梗状。蒴果条状四棱形,直立或微弯,成熟时变为绿紫色。4室,每室有种子1列。

生境分部生于田边、沼旁及水沟边等水湿地带。分布于江苏、江西、福建、湖南、四川及贵州等省。

炮制晒干备用。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消肿。主治肠炎,痢疾,传染性肝炎,肾炎水肿,膀胱炎,白带,痔疮;外用治痈疖疔疮,蛇虫咬伤。

用法用量0.5-1两,治痢疾,鲜品可用3-4两;外用适量,鲜品捣烂敷患处。

复方痢疾:鲜丁香蓼4两,水煎加糖适量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丁香蓼

药材名称丁香蓼

拼音Dīnɡ Xiānɡ Liǎo

别名丁子蓼、红豇豆、喇叭草、水冬瓜、水丁香、水苴仔、水黄麻水杨柳、田蓼草、红麻草、银仙草、田痞草、水蓬砂、水油麻、山鼠瓜、水硼砂

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丁香蓼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dwigia prostrata Roxb.

采收和储藏:秋季结果时采收,切段,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40-60cm。须根多数;幼苗平卧地上,或作倾卧状,后抽茎直立或下部斜升,多分枝,有纵棱,略红紫色,无毛或微被短毛。叶互生;叶柄长3-8mm;叶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8cm,宽1-2cm,全缘,近无毛,上面有紫红色斑点。花两性,单生于叶腋,黄以,无柄,基部有小苞片2;萼筒与子房合生,萼片4,卵状披针形,长2.5-3mm,外略被短柔毛;花瓣4,稍短于花萼裂片;雄蕊4;子房下位,花柱短,柱头单一,头状。蒴果线状四方形,略具4棱,长1-4cm,宽约1.5mm,稍带紫色,成熟后室背不规则开裂;种子多数,细小,光滑,棕黄色。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田间、水边、沟畔湿处及沼泽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本品全株较光滑。主根明显,长圆锥形多分枝。茎直径0.2-0.8cm,茎下部节上多须状根;上部多分枝,有棱角约5条,暗紫色或棕绿色,易折断,断面灰白色,中空。单叶互生,多皱缩,完整者展平后呈披针形,全缘,先端渐尖,基部渐狭,长4-7cm,宽1-2cm。花1-2朵,腋生,无梗。花萼、花瓣均4裂,萼宿存,花瓣椭圆形,先端钝圆。蒴果条状四棱形,直立或弯曲,紫红色,先端具宿萼。种子细小,光滑,棕黄色。气微,味咸,微苦。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表皮为1列类方形细胞组成,外被单细胞非腺毛,并有5个向外突起的棱角。皮层窄。外侧2-3列细胞为厚角组织,内侧3-4列细胞形大,壁薄;近内皮层有少数纤维散在,壁厚木化。内皮层明显。韧皮部窄。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3个相聚散在,壁木化;射线宽1-2列细胞。贿财薄壁细胞类圆形,贿中部常中空。本品薄壁细胞含少数草酸钙方晶。

叶横切面:上、下表皮均为1列类长方形细胞组成,外被非腺毛及腺鳞。栅栏组织不通过中脉,海绵组织排列疏松。主脉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窄;木质部导管呈放射状排列。主脉上,下表皮内侧有数列厚角细胞,薄壁细胞含草酸钙针晶,簇晶。

化学成分本品含没食子酸(gallic acid)和诃子次酸三乙酯(triethylchebulaie)。

药理作用丁香蓼水提取物去除鞣质后分离得到没食子酸和诃子次酸三乙酯,体外抗菌试验证实对宋内、舒氏、鲍氏、志贺等痢疾杆菌及金葡球菌、绿脓杆菌等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醇15ml,回流30分钟,冷却,滤过。滤液供下列试验:1.取滤液少许,滴于滤纸上,喷以0.1%溴酚蓝的乙醇溶液,在蓝色背景上显黄色斑点。(检查有机酸)。

2.取滤液1ml,滴加1%三氯化铁溶液1滴,显蓝黑色。(检查没食子酸)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尿通淋;化瘀止血。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目赤肿痛;湿热泻痢;黄疸;淋痛;水肿;带下;吐血;尿血;肠风便血;疔肿;疥疮;跌打伤肿;外伤出血;蛇虫、狂犬咬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泡酒。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本品喜生水田、水边,花及子房形态与丁香相近,全草类蓼,蒴果颇似胡麻,胡麻又称油麻,因而有水丁香、丁香蓼、田蓼草、水油麻诸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滇羌活

    《全国中草药汇编》:滇羌活药材名称滇羌活来源伞形科滇羌活Pterocyclus rivulorum (Diels) Wolff ex Hand.-Mazz.,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功能主治发汗祛

  • 南蛇藤根

    《中药大辞典》:南蛇藤根药材名称南蛇藤根拼音Nán Shé Ténɡ Gēn出处《植物名实图考》来源为卫矛种植物南蛇藤的根,8~10月采,洗净泥土,晒干。生境分部产江西、

  • 煅石膏

    药材名称煅石膏拼音Duàn Shí Gāo英文名GYPSUM FIBROSUM PREPARATUM来源本品为石膏的炮制品。性状本品为白色的粉末或酥松块状物,表面透出微红色的光泽,

  • 卷毛婆婆纳

    《全国中草药汇编》:卷毛婆婆纳药材名称卷毛婆婆纳别名邓木扯[藏名]来源玄参科卷毛婆婆纳Veronica teucrium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东北、四川、新疆北部。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鹅骨梢

    药材名称鹅骨梢别名密花树来源紫金牛科鹅骨梢Rapanea neriifolia (Sieb. et Zucc.) Mez,以叶、根皮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中南、西南。性味淡,寒。功能主

  • 吊罗果

    药材名称吊罗果拼音Diào Luó Guǒ别名大鸡母酸、酸盘子、大叶酸藤、长叶酸藤果、马桂花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长叶酸藤子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mbelia longifolia(Be

  • 金星草

    《中药大辞典》:金星草药材名称金星草拼音Jīn Xīnɡ Cǎo别名金钏草(《本草图经》),大金星凤尾(《履巉岩本草》),凤尾草(《纲目》)。出处《嘉佑本草》来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大果假密网蕨的全草。原形

  • 橙皮

    《中药大辞典》:橙皮药材名称橙皮拼音Chénɡ Pí别名黄果皮、理陈皮(《滇南本草》)。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芸香科植物甜橙的果皮。冬季或春初,收集剥下的果皮,晒干或烘干。性状完

  • 大板山蚤缀

    药材名称大板山蚤缀拼音Dà Bǎn Shān Zǎo Zhuì来源药材基源:为石竹科植物大板山蚤缀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enaria tapanshanensis Tsui采收和储藏:6-7

  • 仙半夏

    药材名称仙半夏拼音Xiān Bàn Xià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半夏浸渍甘草等药汁后的制成品。制法取生半夏100斤入缸内,加入清水浸漂3天,每天换水2次,滤去水,用明矾末25斤,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