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为山蒟之别名,详该条。
出《土宿本草》。为藜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针灸甲乙经》。即瘈脉。见该条。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藁本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清末医家。字涴云,又称维摩和尚。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长于本草,编有《本草分经》(1840年刻行),其特点是以经络为纲,以药为目,在每一经下分补、和、攻、散、寒、热等项,加以叙述。
【介绍】:见吴勉学条。
【生卒】:约370~450【介绍】:晋末外科医家。京口(今镇江)人。善医学,尤精外科方术。义熙六年(410)隋刘裕北征,有被创者以药涂之即愈。后居秣陵,撰《刘涓子鬼遗方》10卷,永元元年(499)由龚
即喉。喉为气道,故名。《喉风论》:“经曰喉通天气,呼吸之道也,俗名气喉。”详喉条。
书名。清·陈杰辑。参见回生集条。
【介绍】:见董汲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