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五味子汤

五味子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五味子汤

药方名称五味子汤

处方五味子(一钱)杏仁(炒.去皮尖.一钱) 桂心(一钱)防风(去芦.二钱)甘草(炙.二钱)赤芍药(二钱)川芎(二钱) 川椒(三分)

功能主治治肺经受病,多汗恶风,时咳短气,昼瘥夜甚,其壮偃卧胸满,息促冒闷,风中于肺也,其鼻两边,下至于口,上至于眉白色,急灸肺腧百壮,若色黄,其肺已伤,化而为血,不可治也。若妄撮空指地,拈衣摸床,如此数日必死矣。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五味子汤

药方名称五味子汤

处方五味子(二钱)麦门冬(去心.二钱)人参(三钱)杏仁(一钱.去皮尖)陈皮(二钱)

功能主治治伤寒喘促,脉伏而厥及汗下后气闭咳血。

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七片,红枣三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五味子汤

药方名称五味子汤

处方五味子桔梗紫菀甘草续断各6克地黄桑根白皮各15克竹茹9克赤小豆15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咳嗽,唾中有脓血,痛引胸胁。

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

猜你喜欢

  • 干泻散

    药方名称干泻散处方黑山棱(去皮)、神曲(炒)、鳖甲(生)、蓬莪术、陈橘皮、蜗牛壳(自干死者)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儿脾癖。用法用量每服半钱,热米饮调下,不拘时候。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八引《

  • 川楝茴香散

    药方名称川楝茴香散处方木香、茴香(盐炒香,不用盐)、川楝子(切片,盐炒,同盐用)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小肠疝气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热酒1盏,空心调下。摘录《瑞竹堂方》卷二

  • 越婢加术汤

    药方名称越婢加术汤处方麻黄12克石膏25克生姜9克甘草6克白术12克大枣15枚功能主治疏风泄热,发汗利水。治皮水,一身面目悉肿,发热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沉者。(水肿)用法用量上药六味,以水1.2升

  • 通脾泻胃汤

    药方名称通脾泻胃汤处方麦门冬(去心)茺蔚子各4.5克知母玄参车前子 软石膏(煅)防风各3克黄芩天冬熟大黄各2.1克功能主治泻火通便。治眼内黄膜上冲,神膏内初起色黄,如人指甲根白岩相似,若漫及瞳人,其珠

  • 代杖汤

    《外科大成》卷四:代杖汤药方名称代杖汤处方土鳖5个(焙)苏木乳香没药各6克木耳川山甲 丹皮枳壳蒲黄归尾木通甘草各3克功能主治主打伤。用法用量酒、水煎服。摘录《外科大成》卷四《外科证冶全书》卷四:代杖汤

  • 二门冬饮

    药方名称二门冬饮处方天门冬(去心)8分,麦门冬(去心)8分,紫菀5分,远志(去心)5分,知母8分,地黄6分,泽泻6分,贝母6分,黄柏8分,桔梗8分,牡蛎1钱,桂5分,百部8分。功能主治肾虚咳血。肺伤,

  • 六味加肉桂汤

    药方名称六味加肉桂汤处方熟地、丹皮、山药、茯苓、泽泻、萸肉、加肉桂少许,或加人中黄。功能主治虚火牙疳。摘录《医门补要》卷中

  • 淡竹叶汤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淡竹叶汤药方名称淡竹叶汤处方淡竹叶麦门冬(去心,焙)小麦白茯苓(去黑皮)各30克甘草(炙,锉)人参各15克制法上六味,粗捣筛。功能主治主气阴两虚,心烦喘闷。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

  • 跌打损伤酒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跌打损伤酒药方名称跌打损伤酒别名跌打酒处方麝香3分,乳香1两,自然铜3两,红花1两,当归尾1两,砂仁1两,三七3两,香附3两,蓬莪术1两,木通1两,锁阳3两,威灵仙1

  • 和胃透肌汤

    药方名称和胃透肌汤处方厚朴、枳壳、广皮、柴胡、葛根、防风。功能主治夏、秋热证之人,内有积热,外冒表邪,又被饮食寒凉抑遏胃阳,阳明邪热不得发越,但头汗,遍身无汗;又有斑痧疫毒,抑遏胃阳,亦不能宣扬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