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指足底皮肤增厚、顽硬的一种疾患。出《外科真诠》卷上。多因鞋袜不适,长时磨擦,气血受阻,皮肤失营而成。其证足底皮肤增厚,顽硬如板,行路作痛,影响步履。治宜温水浸泡后,外涂乌梅膏。亦可用传统治脚病的
明末京都太医秘方。见《新编中成药手册》。又名八宝片仔癀。麝香、牛黄、蛇胆、三七等。丸剂,每丸3克;胶囊剂,每粒0.3克。一至八岁每服0.15~0.3克,八岁以上每服0.6克,一日2~3次。外用,冷开水
见《植物名实图考》。为凌霄花之别名,详该条。
经脉名。出《灵枢·经水》。即足少阳胆经,见该条。
【介绍】:金代医家。号瑞泉野叟。盱眙人。著有《伤寒心要》一书。
见《江西草药》。为天香炉之别名,详该条。
煎药法之一。把药物制成粗末的散剂,加水煎煮,去渣服用。如银翘散的煮服等。
外治法之一。见《本草拾遗》。蜞即蚂蜞,又称蚂蝗、水蛭,其头部有毒腺,吮血时分泌一种毒液,使血不凝聚,故用此以吸取痈疽之血脓,称蜞针法。操作时取大蚂蝗一条,入笔管内,以管口对疮头,使蜞吸吮恶血,促其毒消
都,防水之堤。指堤防败坏。《素问·生气通天论》:“溃溃乎若坏都。”
见《浙江民间常用草药》。为腐婢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