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更嗽

五更嗽

病证名。指五更时咳嗽,或五更时咳嗽加重的病症。见《松厓医经·咳嗽》。《丹溪心法》:“五更嗽多者,此胃中有食积,至此时火气流入肺,以知母地骨皮肺火。”《杂病源流犀烛》:“五更嗽,或五更痰多,或清晨痰多,总皆脾虚所致宜六君子汤加炮姜。”《张氏医通》卷四:“五更嗽甚者,胃中有食积也。二陈汤加枳实川连消导之。虚者,六君子加姜汁,炒川连。”参见早晨嗽清晨嗽、咳嗽条。

猜你喜欢

  • 鹑鸟

    出《毛诗传》。为鹌鹑之别名,详该条。

  • 尽剂

    尽,完全或完整;剂,剂量。指服药达到完全的剂量。出《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如桂枝汤的剂量,用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 重发汗

    重,重复,已经发汗而再次用汗法治疗,称重发汗。《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此必两耳聋无所闻也,所以然者,以重发汗,虚故如此。”“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巳,阴疼。”发汗过度则耗损津液或阳气,故

  • 干涩难产

    病名。又名胎干难产。清·周登庸《续广达生篇》:“产时用力太早,水衣先破,被风所吹,产户肿胀,干涩狭小者,用熏洗法,从容俟之,无不立下矣。熏洗法:紫苏不拘量,多点好,煎重汤熏洗阴户。随用麻油和蜂蜜涂之。

  • 心血虚

    多由失血,过度劳神,或血的生化之源不足所致。症见心悸,心烦,易惊,失眠,健忘,眩晕,面色苍白,唇舌色淡,脉细弱等,治宜补血安神。血为阴,故亦作心阴虚。详该条。

  • 空麻子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为苘实之别名,详该条。

  • 熏法

    外治法之一。出《五十二病方》。外科用熏法有热气熏和烟熏两种,是借助药力和热力的作用,促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达到消肿、止痛、止痒、祛风的目的。多用于肿疡初起、痔疾或皮肤病等。热气熏法:以药水煎沸于小口

  • 周荣

    经穴名。代号SP20。《针灸甲乙经》原名周营。《备急千金要方》名周荣。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胸部,第二肋间隙中,距胸正中线6寸处。布有胸前神经肌支及第二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并有胸外侧动、静脉及第二肋间动、静

  • 难经经释

    书名。2卷。清·徐大椿撰于1727年。徐氏注释《难经》以《内经》理论为本,对照《内经》、《难经》二书有关内容,阐发义理及其学术渊源,颇有参考价值。但作者提出“《难经》之必不可违乎《内经》”的观点是错误

  • 胸胁

    即前胸和两腋下肋骨部位的统称。《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胸者,缺盆下,腹之上,有骨之处也。”《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其两侧自胸以下,至肋骨之尽处,统名曰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