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有余

五有余

出《素问·调经论》。指神、气、血、形、志五者邪气有余。神有余则笑不休,气有余则喘咳上气,血有余则怒,形有余则腹胀、二便不通利,志有余则腹胀、飧泄。神、气、血、形、志为五脏所藏,其有余,实质是指五脏之邪气有余。

猜你喜欢

  • 交经

    病名。《郑氏女科家传秘方》:“产后小便撒黑,谓之交经。用提气补血治之。”

  • 沈芊绿

    【介绍】:见沈金鳌条。

  • 攀睛

    病名。见《原机启微》。即胬肉攀睛。详该条。

  • 晒不死

    见《广西中药志》。为落地生根之别名,详该条。

  • 红茶花

    见《分类草药性》。为山茶花之别名,详该条。

  • 慈航集三元普济方

    见慈航集条。

  • 中经络

    中风证候中经、中络的统称。见《寿世保元》。病在经络,一般无神志改变,但见口眼歪斜,肌肤麻木,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症。与中脏腑相对而言,病情较轻。参见中经、中络条。

  • 石三七

    见《草药手册》。为石吊兰之别名,详该条。

  • 咬牙

    齘齿的别称。《医述》引《指南续刻》:“咬牙者,胃热走络也。若咬牙而脉证皆衰者,胃虚无谷气内荣,虚则喜实也。”《六因条辨·春温条辨》:“春温,舌黑神昏,烦躁,咬牙、手足振颤,时或抽搐,此热极风生,已成痉

  • 胎前耳鸣

    病证名。见《竹林寺女科秘方》。即妊娠耳鸣。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