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重订敖氏伤寒金镜录》。全舌苔呈黑色,为寒极或热极之候。寒极者,黑而底纹嫩,润滑如水浸,急投辛温救补之剂。热极者,黑而底纹粗糙,干涩,刮之不净,急投苦寒清热之剂。
【生卒】:1518~1593【介绍】: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和科学家。字东璧,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父亲李言闻在当地以医术知名。他曾考科举,后弃儒业医,继承家学,更注重研究药物,重视实践,曾广泛参
①指幼儿数日内啼哭不止(《儒门事亲》)。②小儿夜啼,见灯即止者,此由点灯习惯,为拗哭(明·万全《育婴家秘》)。又名儿嗜灯花。③小儿初生,性多执拗,凡有亲狎之人,玩弄之物,一时不见,其心不悦而哭,谓之拗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指月经之血。
书名。见《隋书·经籍志》。不著撰人。1卷。已佚。
太阴与少阴交尽,为阴之极,所以叫幽;太阳与少阳合明,为阳之极,所以叫明。幽明分配,成为寒暑的不同。《素问·至真要大论》:“幽明之配,寒暑之异也。”
见《种子植物名称》。为芸香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指疟疾而见四肢厥冷者。《杂病源流犀烛·疟疾源流》:“厥疟总由气血亏虚,调理失宜,或因寒而厚衣重被,至发热不去,过伤于暖;或因热而单衣露体,虽过时犹然,至又感寒,遂成厥疟。治当分别寒热,不得混施
《类证治裁》卷八方。皂角七钱半,川椒、细辛、矾石、五味子、干姜各五钱。为末,囊盛,大如指,长二寸,纳阴中。治脂瘕,新产交合早,胞伤,子户失禁,精血杂下如膏。
病名。见《医学心悟》卷四:“肺绝喉痹,凡喉痹日久,频服清降之药,以致痰涎塞于咽喉,声如曳锯,此肺气相绝之候也。”治宜以人参加橘红煎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