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唇四周。能反映脾脏精气的盛衰。《素问·六节脏象论》:“脾……其华在唇四白。”详唇条。
出《金匮要略》。即李根皮,详该条。
润燥法之一。用甘寒滋润药物治疗津液损伤的方法。适用于津液不足等证。如热性病里热盛,损伤胃的津液,症见发热、口中燥渴,或吐粘滞白沫,或噎膈反胃,治宜生津养胃,可用麦门冬汤。如胃阴伤较重的,用益胃散。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翼首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活幼心书》。为独活之处方名,详该条。
古病名。《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此疮非痈非疽,非癣非疥,状如恶疮,或瘥或剧,人不能名,故名无名疮也。”指古时尚未明确的某些外科病而言。治疗参见疮疡、溃疡条。
【介绍】:宋代医生。精通医药及针术,善治危重病人。民间曾传他治愈一例喉蛾的验案。
自我推拿方法。即浴面。见该条。
见明·范洪《滇南本草图说》。即地不容之别名,详该条。
气功功法。借助于练功者自身或他人语言、意念、声音、温度、幻景等,诱使练功者全身放松,呼吸悠畅细缓,或排除杂念达到入静的方法。其功法主要有放松诱导、呼吸诱导、意念诱导、治病诱导等,临床多用于治疗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