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八味丸

八味丸

寿亲养老新书》卷四:八味丸

药方名称八味丸

处方川巴戟45克(酒没,去心,用荔枝肉30克,同炒赤色,去荔枝肉不要)高良姜30克(锉碎,用麦门冬45克,去心,同炒赤色为度,去门冬)川楝子60克(去核,用降真香30克,锉碎同炒,油出为度,去降真香吴茱萸45克(去梗,用青盐30克,同炒后,茱萸炮,同用)胡芦巴30克(用全蝎14个,同炒后,胡芦巴炮,去全蝎不用)山药45克(用熟地黄同炒焦色,去地黄不用)茯苓30克(用川椒30克,同炒赤色,去椒不用)香附子45克(去毛,用牡丹皮30克,同炒焦色,去牡丹皮不用)

制法上药研为细末,盐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温补肝肾,暖丹田,聪耳目,老人常服益寿延年。积年冷病,及遗精,白浊,妇人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腹时用盐汤或温酒送下。

摘录寿亲养老新书》卷四

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朱氏集验方》卷二:八味丸

药方名称八味丸

别名八物肾气丸、肾气丸、陈氏八味丸

处方八味丸去附子,加五味子

功能主治平补气血,坚固牙齿,活血,驻颜益寿。主肾阴不足,虚火上炎,消渴,面赤足冷,大风冷,消渴,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八物肾气丸、肾气丸(《御药院方》卷六)、陈氏八味丸(《饲鹤亭集方》)。《御药院方》本方用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食前温酒送下,一日二次。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见《朱氏集验方》卷二

《魏氏家藏方》卷九:八味丸

药方名称八味丸

处方牛膝(去芦,酒浸1宿)、当归(去芦,酒浸1宿)、菟丝子(洗净,酒浸3宿,研成饼)、地骨皮(去土)、远志(汤泡,去心)、石菖蒲(9节者,去毛)、绵黄耆(蜜炙)、熟干地黄(去土)各等分。

制法上为细末,酒煮山药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肝肾,明眼目。主

用法用量每服5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九

普济方》卷三九七:八味丸

药方名称八味丸

处方枳壳半两,杏仁120粒(去皮尖),盐梅7枚,巴豆20粒(去油),好茶末4钱,黄连1两,黄蜡5钱,百草霜2两,莲蓬1两。

制法上为末,溶黄蜡为丸。

功能主治赤白痢。

用法用量赤白痢,甘草汤送下;白痢,白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九七

《寿亲养老》卷四:八味丸

药方名称八味丸

处方川巴戟1两半(酒浸,去心,用荔枝肉1两,同炒赤色,去荔枝肉不要),高良姜1两(锉碎,用麦门冬1两半,去心,同炒赤色为度,去门冬),川楝子2两(去核,用降真香1两,锉碎同炒,油出为度,去降真香),吴茱萸1两半(去梗,用青盐1两,同炒后,茱萸炮,同用),胡芦巴1两(用全蝎14个,同炒后,胡芦巴炮,去全蝎不用),山药1两半(用熟地黄同炒焦色,去地黄不用),茯苓1两(用川椒1两,同炒赤色,去椒不用),香附子1两半(去毛,用牡丹皮1两,同炒焦色,去牡丹皮不用)。

制法上为细末,盐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老人常服延寿延年,温平补肝肾,清上实下,分清浊二气,补暖丹田。主积年冷病,累岁沉疴,遗精白浊,赤白带下。

用法用量每服40-50丸,空心、食前盐汤送下;温酒亦得。

摘录《寿亲养老》卷四

猜你喜欢

  • 百草煎

    药方名称百草煎处方百草(凡田野山间者,无论诸品皆可取用;然尤以山草为胜,辛香者佳;冬月可用干者,须预为收采之)。功能主治百般痈毒,诸疮损伤疼痛,腐肉肿胀,或风寒湿气留聚,走注疼痛,水臌肿胀等症。用法用

  • 鱼败银海汤

    药方名称鱼败银海汤处方鱼腥草31克,败酱草31克,金银花18克,海金沙24克,苦参12克,车前草15克,石苇12克,地肤子18克,千里光15克,黄芩12克,白花蛇舌草31克。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利湿。主下

  • 狗头骨丸

    《普济方》卷三三一引《仁存方》:狗头骨丸药方名称狗头骨丸处方黄狗头骨1付(烧为灰,存性,不可白),紫石英2两,赤石脂2两,禹余粮2两,代赭石(各煅,醋淬)2两,香附子(炒焦)2两,当归2两,白薇2两,

  • 长春膏

    药方名称长春膏处方生地汁、薄荷汁、冬青子汁。制法3味汁熬浓,加蜜1两熬成膏。功能主治除翳膜。主眼撞伤生翳膜。用法用量点眼。摘录《眼科全书》卷六

  • 金粟散

    药方名称金粟散处方白术1两,芍药(赤者)1两,川芎1两,当归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肺热。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入粟米100粒,大枣1枚,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摘录《鸡峰》卷二十五

  • 沥青膏

    《理瀹》:沥青膏药方名称沥青膏处方松香(生姜、葱白、韭白、大蒜、白凤仙、闹羊花、商陆根各取汁1碗,烧酒、米醋、童便各1碗,按次第制松香一过,再用水熬)1两,川乌1两,草乌1两,苍术1两,白芥子1两,萆

  • 洞庭汤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五:洞庭汤药方名称洞庭汤处方橘子500克(和皮称)甘草生姜盐各120克制法上药四味,一处捣烂,作饼子,火上焙干,为细末。功能主治理气健脾,温中和胃。主过食生冷,脾胃气滞,胸脘痞闷,

  • 二贤散

    《百一进方》卷五:二贤散药方名称二贤散处方橘红500克甘草盐各120克制法上药用水1.25升,慢火煮烂,晒干,为末。功能主治主痰饮。用法用量温开水调服。备注本方在原书中无方名,现据《医学纲目》卷二十五

  • 比金散

    《洪氏集验方》卷三:比金散药方名称比金散别名立效散处方猬皮1个,皂角刺2两(月盍),(月盍)藤子1个(去瓤,锉碎,别研为末),猪牙皂角1两,白矾半两。制法除(月盍)藤子外,上4味入瓷瓶内,盐泥封固,候

  • 减味普济消毒饮

    药方名称减味普济消毒饮处方连翘1两,薄荷3钱,马勃4钱,牛蒡子6钱,芥穗3钱,僵蚕(直者)5钱,元参1两,银花1两,板兰根5钱,苦桔梗1两,生甘草5钱。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湿毒咽痛喉肿。用法用量每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