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六味地黄丸

六味地黄丸

《中国药典》: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六味地黄丸

处方地黄160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60g山药80g茯苓60g泽泻60g

性状为棕黑色的水蜜丸、黑褐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味甜而酸。

炮制以上六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35~50g与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8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滋阴补肾。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

用法用量口服,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次。

规格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

《准绳·女科》卷四:六味地黄丸

药方名称六味地黄丸

别名加味地黄

处方地黄4两,山茱萸肉2两,山药2两,牡丹皮1两5钱,白茯苓1两5钱,泽泻1两,香附米(童便浸3次,炒)1两,蕲艾叶(去筋,醋煮)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妇人经事不调,即非受孕,纵使受之,亦不全美;肾经虚火致妊娠吐衄。

用法用量加味地黄丸(《济阴纲目》卷六)。

摘录《准绳·女科》卷四

猜你喜欢

  • 各等倍奇汤

    药方名称各等倍奇汤处方大黄、杜仲、当归、牛膝、地黄、白芷、黄连、槟榔、芍药、川芎、忍冬、甘草、木瓜、沉香、桑寄生各等分,土茯苓倍用。功能主治杨梅结毒,筋骨疼痛。用法用量以水7合,煮取3合半,去滓温服。

  • 胃风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胃风汤药方名称胃风汤处方白术、川芎、人参(去芦)、白芍药、当归(去苗)、肉桂(去粗皮)、茯苓(去皮),各等分。炮制上为粗耒。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风冷乘虚入客肠胃,水

  • 当归饮子

    《重订严氏济生方》:当归饮子药方名称当归饮子处方当归(去芦)白芍药川芎各30克 生地黄(洗)白蒺藜(炒,去尖)防风荆芥各30克何首乌黄耆(去芦)甘草(炙)各15克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心血凝滞,内蕴

  • 分气饮子

    药方名称分气饮子处方五味子桔梗白茯苓甘草(炙)陈橘皮桑白皮草果(去壳)大腹皮白术枳壳(去瓤,切,炒)川当归紫苏苏子半夏曲各等分制法上药哎咀。功能主治主治小儿肿胀作喘,气短促急,坐卧不任,四肢浮肿,饮食

  • 急痧加宝平安散

    药方名称急痧加宝平安散处方牛黄3两(研),珍珠(腐肉煮,研)4分,大冰片1钱,当门子1钱,枯矾5分,荜拨3分,雄黄2钱,朱砂3钱,青盐3分,明矾1钱,火消1钱,真佛面金50页。制法上药各为极细末,用瓷

  • 香乳散

    药方名称香乳散处方乳香少许荆芥穗3穗制法上二味,共为细末。功能主治治牙疼。用法用量每用少许,掺在病牙上。摘录《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一

  • 补骨脂丸

    《本草纲目》卷十四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补骨脂丸药方名称补骨脂丸处方补骨脂120克(炒香)菟丝子120克(酒蒸)胡桃肉30克(去皮)乳香没药沉香(各研)7.5克制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主纵

  • 表里双清汤

    药方名称表里双清汤处方薄荷3钱,延胡索3钱,五灵脂4钱,麻黄3钱,桂枝3钱,广木香3钱,厚朴4钱(姜汁炒),枳实3钱,通草1钱。功能主治伤寒1-2日,胸胁即痛者。此系先有怒气,愤满于中,以致五内不和,

  • 感冒退热颗粒

    药方名称感冒退热颗粒处方大青叶200g板蓝根200g连翘100g拳参100g性状本品为棕黄色的颗粒;味甜、微苦或味苦、微甜(无糖型)。炮制上四味,加水煎煮二次,每次1.5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

  • 劳感调荣养胃膏

    药方名称劳感调荣养胃膏处方党参、黄耆、生地、当归、川芎、柴胡、陈皮、羌活、白术、防风各等分、细辛、甘草减十分之三。制法加生姜、葱白、大枣,麻油熬,黄丹收。功能主治劳力感冒,内伤气血,外感风寒,头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