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疮疡经验全书》卷七。系丹从阴囊下起者,小儿丹毒之一。为厥阴肝经虚火发于外所致。治宜内服清散汤,外涂屋土散。
眼科病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土疡俗号包珍珠。”即针眼。详该条。
见《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天津南开医院)。乌贼骨15克,白芨、花蕊石、地榆炭、煅牡蛎、煅龙骨各9克。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一丸,日二至三次。治瘀血型溃疡病(症见溃疡丸三号方),有明显出血
药物学著作。2卷。明·李中梓撰。刊于1637年。本书原系《医宗必读》卷3~4。书中将药物分为草、木、果、谷、菜、金石、人兽、禽、虫、鱼等10类,共352种药物,每药编成对偶联句,以便初学诵习,并附加按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指肥盛妇女由于躯脂迫塞,痰涎壅盛,以致血滞经闭。治宜行气导痰。方用苍附导痰丸或开郁二陈汤(苍术、香附、川芎、青皮、枳壳、木香、槟榔、生姜)等。
见《妇科易知》。即滑胎。详该条。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方。生附子、滑石各五钱,瞿麦、木通、半夏各三分。为粗末,每服二钱,加生姜七片、灯心三十茎、蜜半匙,水煎服。治冷淋,小便淋漓涩痛,憎寒凛凛。
证名。指黑睛部位病痛。详目痛条。
《疡医大全》卷三十四方。樟脑、朱砂各一钱,蟾酥(酒化)、乳香(去油)、没药(去油)、雄黄、巴豆霜各二钱,轻粉五分,麝香三分(一方去巴豆霜、樟脑,加煅寒水石、枯矾、胆矾各一钱,蜗牛二十一个)。为末,用蟾
病名。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指头晕目眩。多由血气亏损,风邪上乘所致。《圣济总录》卷十六:“风头眩之状,头与目俱运是也。五脏六腑之精华,皆见于目,上注于头。风邪鼓于上,脑转而目系急,使真气不能上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