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割治疗法

割治疗法

又称割脂疗法。是指在手掌等特定部位或某些穴位处,切开皮肤割除少量皮下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本法在民间早有流传,近三十年得到进一步整理和提高。临床操作时,在选定的部位常规消毒和局麻后,用手术刀切开0.5~1厘米长的切口,以手术钳进行分离,取出黄豆样大小的皮下脂肪组织,并用手术钳按摩刺激至有酸麻或胀感为度,尚可配合埋藏疗法埋植异物,然后包敷固定。可7天割治1次。施术时,应注意不要损伤血管和神经,并注意防止污染发炎。本法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消化不良、小儿疳积、神经衰弱、消化性溃疡等疾患的治疗。

猜你喜欢

  • 热入心包

    温热病内陷营血阶段的证型之一。主要证候有高热、神昏、谵语,甚则昏迷不醒、四肢厥逆、或见抽搐等。可见于各型脑炎、化脓性脑膜炎、大叶性肺炎、中毒性痢疾、中暑等急性热病的极期。

  • 茅草根

    见《江苏省植物药材志》。即白茅根,详该条。

  • 石柏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地柏枝之别名,详该条。

  • 日入

    指酉时。《灵枢·营卫生会》:“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参十二时条。

  • 泽夭

    相气十法之一。诊察病人面部颜色的润泽与枯槁,以推断疾病的预后。《望诊遵经》:“泽者主生,夭者主死。将夭而渐泽者,精神复盛,先泽而渐夭者,血气益衰。”

  • 鱼骨形

    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 手足发胝

    病名。指手足皮肤粗厚如茧。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由于气血运行阻滞,不荣肌肤所致。相当于掌蹠角化类疾病。

  • 喉痧证治概要

    见丁甘仁医案条。

  • 胡芦化毒丹

    《外科大全》卷四方。大黄、黄柏、远志各等分。为末,猪胆汁和成锭,雄黄为衣,阴干,用时以米醋磨如墨,以鹅翎蘸药,频涂患处。治一切肿毒热疖。

  • 走马箭

    见萧步丹《岭南采药录》。为蒴藋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