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要略》方。天花粉、煅牡蛎各等分。为细末,饮服一方寸匕,日三服。治百合病,渴不瘥者。
见《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即溪黄草,详该条。
见《云南中草药》。为类梧桐之别名,详该条。
出《灵枢·热病》。腘窝中央。相当于委中穴的部位。
《医宗金鉴·痘疹心法要诀》卷五十八方。升麻、防风、陈皮、桔梗、川芎、炒白芍、甘草、厚朴(姜炒)。水煎服。治小儿痘出不快,发热腹痛而烦躁者。
水泻的古称。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又称泄注、注下。《圣济总录》卷七十四:“腹胀下利,有如注水之状,谓之注泄,世名水泻。”详水泻条。
病证名。又名风瘾。指麻疹未收,皮肤搔痒者。清·郑卜年《瘄略》:“瘄出未收,复感风寒邪气,风邪外袭皮肤而入肺,肺中毒气,合而复于两胁,背胸腰腿之间,名为风隐。”治宜疏风解毒。用荆防败毒散,或加味消毒饮(
病名。见《伤科汇纂》卷六。即肩关节脱臼。详肩胛骨出条。
【介绍】:宋代人。家藏《外科保安要用方》3卷。已佚。
见《药品化义》。为酸枣仁之简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