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见倪枝维条。
偏枯的别称。出《素问·风论》。多由于风邪乘虚客于躯体的偏侧所致。《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偏风者,风邪偏客于身一边也。人体有偏虚者,风邪乘虚而伤之,故为偏风也。”参见偏枯、半身不遂条。
八纲之一。指邪入脏腑,血脉,骨髓等所出现的症候。《景岳全书·传忠录》:“里证者,病之在内,在脏也。凡病自内生,则或因七情,或因劳倦,或因饮食所伤,或为酒色所困,皆为里证。”《万病回春·伤寒总论》:“病
见《福建民间草药》。为球兰之别名,详该条。
①精神散乱,目有幻见为惑。《灵枢·大惑》:“卒然见非常处,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②狐惑病之蚀于喉者为惑。《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治》:“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卧起
五行学说术语。借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之间互相滋生和促进的关系,来说明脏腑相互协调的生理现象。其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肝(木)生筋,筋生心(火),
见《卫济宝书》卷上:“当决之,决而以油捻子塞之,良久乃去,可以尽毒。”即在药捻子上润以油类的使用方法。见捻子条。
病名。见《秘传眼科龙木论》。俗称雷头风。分大小雷头风,多因风火挟痰引起。初患时头旋恶心呕吐,继之则憎寒壮热,状如伤寒,头目肿痛,不能忍耐,两耳若雷鸣,风动轰轰作声,故曰雷头风。治宜祛风、泻火、涤痰。用
见《山东中草药手册》。为蓖麻子之别名,详该条。
指情志忧郁不解。《灵枢·本神》:“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又“脾忧愁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悗乱,四肢不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