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植物名实图考》。为三叶青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简称类中。①指风从内生的中风病。见《医经溯洄集·中风辨》。因非外中风邪,故亦称非风。多由肾阴不足,心火炽盛,肝阳偏亢,肝风内动,或气虚血虚,或为湿痰壅盛,化热生风所致。《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华岫
经外奇穴名。出《刺疔捷法》。近代《针灸经外奇穴图谱》定位于鼻翼凸出处平行两侧,上直眶下缘外1/4与内3/4交界点。主治头面疔疮,直刺0.2~0.3寸。
病名。指饮冷受寒所致的泄泻。《古今医彻·泄泻论》:“寒胜则洞泻而澄彻清冷。”《不知医必要·泄泻》:“洞泻一症,忽然大泻不止,或汗或喘,最为危候。多因夏月伏阴在内,虚寒人恣食寒凉蔬果所致。须连服大剂附子
证名。又称肛头痒痛。《杂病源流犀烛·脱肛源流》:“肛门痒痛,湿与火病也。大肠有湿,流注于肛门,则作痒。宜秦艽羌活汤。甚或生虫,其痒难当,治法与虫痔相同。宜神应黑玉丹、萹蓄汤;外以苦楝根煎汤熏洗。大肠有
书名。4卷。明·龚居中撰。撰年不详。卷1为调治心法,秘传口诀,十善十恶证候,常用外科药方,图形七症,十症、十三症等30个病证;卷2为图形十一症,又十一症,十三症、十五症等50个病证;卷3为瘿瘤、流注、
秦晋之间称双生为僆子。详双生条。
病证名。指妊娠临月,忽然两目失明。由孕后阴虚,伏热在内,肝经热毒上攻于目所致。症状急骤,卒然视物不见,并头痛项肿,不能转颈等。宜清热熄风。急以天门冬饮子(天冬、知母、茺蔚子、五味子、防风、茯苓、川羌、
书名。14卷。清·蒋宝素撰。刊于1840年。本书为作者所撰的《医略》(共87卷)中的六淫门,计13卷,并附方1卷。书中对风、寒、暑、湿、燥、火及疟、痢、霍乱、瘴气等的辨证治疗分别作了简要论述,并附医案
痔疾外治法。在《五十二病方》中已有结扎方法治疗痔核的记载。即:“牡痔居窍旁……絜以小绳,剖以刀。”又《外科正宗》卷三:“煮线方……凡蒂小而头面大者,宜用此线系其患根自效……。凡遇前患者,用线一根,患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