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大便不通

大便不通

证名。指大便秘结,壅塞不通。《诸病源候论·大便病诸候》:“大便不通者,由三焦五脏不和,冷热之气不调,热气偏入肠胃津液竭燥,故令糟粕否结,壅塞不通也。”《太平圣惠方》用大黄、牛蒡、枳壳伤寒热结,大便不通。若时气热毒在脏,大便不通,宜羚羊角散;若时气胃中壅热,大便不通,宜大麻仁丸。《丹溪心法附余》用润麻丸治血燥大便不通。《杂病源流犀烛·大便秘结源流》:“若不通,则往往十日半月不便,闭塞阻隔,甚至胸腹胀满,气闷欲绝,而其原则各有由。大约热邪入里,则胃有燥屎,三焦伏阳,则津液中干,此固由大肠挟热者也,宜润肠丸。虚人阴冷而血干枯,老人阳衰而气道寒,此则由大肠之挟冷者也,宜润肠汤。腹胀痛闷,胸痞咳呕,此又由宿食留滞者也,宜脾积圆。肠胃受风,干燥涸涩,此又由风气燔灼者也,宜大麻仁丸。肺气壅蔽,不能下降大肠,而诸气之道路,因以闭塞,噫逆泛满,此又由气失升降之常者也,宜桔梗枳壳汤。”参见大便秘结条。

猜你喜欢

  • 中风脱证

    中风重危证型之一。见何廉臣选编《重印全国名医验案类编》。《医宗必读》:“凡中风昏倒,……若口开心绝,手撒脾绝,眼合肝绝,遗尿肾绝,声如鼾肺绝,即是脱证。更有吐沫,直视,肉脱,筋骨痛,发直,摇头上窜,面

  • 清金宁肺丸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七方。陈皮、茯苓、桔梗、贝母、人参、黄芩各五钱,麦门冬、地骨皮、银柴胡、川芎、炒白芍药、胡黄连各六钱,炙甘草三钱,五味子、天门冬、生地黄、熟地黄、当归身、炒白术各一两。

  • 凌晓五

    【介绍】:见凌奂条。

  • 赤首乌

    见《中药志》。即何首乌,详该条。

  • 兔耳箭

    出清·汪连仕《采药书》。为金边兔耳之别名,详该条。

  • 苦杖

    出《本草拾遗》。为虎杖之别名,详该条。

  • 刘南川

    【介绍】:参见毕荩臣条。

  • 嫩芦梗

    见《现代实用中药》。即芦茎,详该条。

  • 歠(chuò 辍)

    同啜。饮、吃。《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歠热稀粥。”

  • 坏疽漏

    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又名恶漏。症为肛周及臀部两侧肌肉黑硬,结块如鸡蛋大小,疼痛,常有多数漏管。甚者臀部软组织坏死。系肛漏并发特异性感染所致。治宜先服大剂清热解毒药,后择期手术,配合脱管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