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大良姜

大良姜

药材名称大良姜

拼音Dà Liánɡ Jiānɡ

别名山姜、良姜(《广西中草药》)。

出处《广西中药志》

来源为姜科植物高良姜根茎。2~3月采挖根茎,洗净、晒干。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高良姜,又名:红豆蔻花(《桂海虞衡志》)。

多年生草本,高1~2米。根状茎粗壮,淡棕红色。叶几无柄;叶片狭长椭圆形,长约40厘米,宽约7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楔形,叶缘厚膜质具纤毛,下面被疏毛或无毛,叶舌不明显或呈短三角状卵形。顶生疏松圆锥花序,长约30厘米;总苞片线形,长约18厘米,宽约2厘米,外面被短柔毛;小花梗直立,被短柔毛;小苞片狭长圆形,长7~20毫米;花萼筒状,长4~8毫米,3裂;花冠筒状,长约1厘米,裂片3,线状长圆形,长约2厘米,先端兜状;唇瓣匙形,长约2.2厘米,内曲;边缘具缺刻,白色,具浅粉红色纵条纹;侧生退化雄蕊1枚,针状,花药的药隔顶端具尾状附属物,花丝纤细扁形,长约1.5厘米;子房下位,3室,花柱细长,柱头略膨大,先端下陷,具缘毛。肉质蒴果,矩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9毫米,花萼宿存,熟时红色。种子1~5枚,芳香。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溪旁及灌丛中。分布广东、广西、云南、台湾等地。产广西。

性状干燥根茎呈圆柱状,多分枝,长8~12厘米,径2~3厘米。表面红棕色或暗紫色,具纵皱,有波浪形的淡黄色叶痕,形成环节,节间长3~6毫米,根茎下侧有须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淡黄色,皮部占2/3,内皮层明显,维管束星点可见。木部常与皮部分离,色较深。气芳香,味辛辣。

性味《广西中草药》:"味辛;性温。"

功能主治《广西中药志》:"温胃,散寒,止痛。治心胃气痛,胃寒冷及伤食吐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8~1.5钱;或入丸、散。

备注本植物的果实(红豆蔻)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雉子筵根

    《中药大辞典》:雉子筵根药材名称雉子筵根拼音Zhì Zǐ Yán Gēn出处《中草药通讯》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莓叶委陵菜的根及根茎。全年可采,洗净,晒干。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雉

  • 黑沙蒿

    《全国中草药汇编》:黑沙蒿药材名称黑沙蒿拼音Hēi Shā Hāo别名油蒿来源菊科黑沙蒿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以全草、根、花蕾、种子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陕西、宁夏、甘

  • 紫雪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紫雪花药材名称紫雪花拼音Zǐ Xuě Huā别名紫花丹、谢三娘来源蓝雪科紫雪花Plumbago indica L. (P. rosea L.),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云南

  • 光头前胡

    药材名称光头前胡拼音Guānɡ Tóu Qián Hú别名岩防风、棕包头、鸡肢前胡、独活、岩棕、官防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化中前胡和岩前胡的根及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Peucedanum

  • 毛果小甘菊

    药材名称毛果小甘菊拼音Máo Guǒ Xiǎo Gān Jú别名金钮扣、甘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毛果小甘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ncrinia lasiocarpa C. Winkl.采

  • 野杜仲果

    药材名称野杜仲果拼音Yě Dù Zhònɡ Guǒ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大花卫矛Euonymus grandiflorus Wall.和肉花卫矛Euonymus carnosus Hemsl.的果

  • 高山瓦韦

    药材名称高山瓦韦拼音Gāo Shān Wǎ Wéi别名石豇豆、石小豆来源蕨类水龙骨科瓦韦属植物高山瓦韦Lepisorus eilophyllus (Diels)Ching,以全草入药。夏秋采

  • 火焰兰

    药材名称火焰兰拼音Huǒ Yàn Lán英文名all-grass of Common Renanthera别名红珊瑚、山观带、山裙带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火焰兰的全草

  • 匙叶伽蓝菜

    《中药大辞典》:匙叶伽蓝菜药材名称匙叶伽蓝菜拼音Chí Yè Qié Lán Cài别名生川莲(《梧州草药及常见病多发病处方选》),白背子草(《广西植

  • 香橼露

    药材名称香橼露拼音Xiānɡ Yuán Lù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芸香科植物枸橼或香圆的果实之蒸馏液。原形态植物形态参见"香橼"条。性味淡。功能主治消痰逐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