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太阴

太阴

经脉名称之一。包括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与阳明经互为表里。《素问·阴阳离合论》:“广明之下,名曰太阴”。本经多血少气。因位于三阴经的最表层,故有“太阴为开”之说。②经外奇穴名。出《外台秘要》。位于小腿内侧,内踝上8寸,胫骨内侧缘后凹陷中。主治脚气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③经穴别名。出《外台秘要》。即中都,见该条。④推拿穴位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即右侧太阳穴。能发汗或止汗。《保赤推拿法·分推太阳穴太阴穴法》:“太阴穴在右眉外梢”。《幼科铁镜·面各穴图》:“太阴,女,重揉此穴发汗,男,揉此止汗。”⑤小儿面部望诊的部位。即文台外侧稍上之处。《奇效良方》:“太阴上红脉现,伤寒之候,主壮热鼻塞。”参见文台、武台条。

猜你喜欢

  • 黄道

    地球上的人看太阳于一年内在恒星之间所走的视路径,即地球的公转轨道平面和天球相交的大圆。黄道和赤道成23°27′的角,相交于春分点和秋分点。

  • 白苔黄心舌

    白苔中心渐黄的舌象。为表邪传里之候。若白苔为主,微黄而润者,表证未罢,仍当解表;若黄苔多而焦干者,邪已入里,宜清热或攻下(见《伤寒舌鉴》)。

  • 千金磁朱丸

    见《证治准绳·类方》第七册。即神曲丸第一方,见神曲丸条。

  • 郑麈(zhū 主)

    【介绍】:清末医家。字玉挥。歙县(今属安徽)人。为当地喉科名医郑宏绩之孙,承家学,撰有《喉科秘钥》一书,由许佐廷(乐泉)增订,于1868年刊行。

  • 齿龈

    即牙龈。详该条。

  • 石药尔雅

    书名。2卷。唐·梅彪撰于806年。本书集唐以前道家炼丹术中所用药物、丹方的各种隐名(指秘而不宣的别名)以及有关资料编成,内容基本上与医学无关。现有《丛书集成》本。

  • 四言举要

    见医灯续焰条。

  • 烙铁草

    见《重庆草药》。为铧头草之别名,详该条。

  • 周寅之

    【介绍】:见周恭条。

  • 五指节

    推拿穴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一手有五穴,分别位于拇指指间关节背面横纹及食、中、无名、小指近端指间关节背面横纹处。《厘正按摩要术·取穴。阴掌图注》:“五指中节有横纹为五指节。”能祛风化痰,苏醒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