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治准绳·幼科》。即惊吐,见该条。
指用性味辛凉,具有疏风解热作用的药物,治疗风热表证或温病初起的治法。适用于恶寒轻而发热较重,有汗的风热表证。麻疹初期疹未透出时亦可应用。常用药物有薄荷、荆芥、淡豆豉、桑叶、银花、连翘、升麻、葛根等。代
见《本草汇言》。即麦芽,详该条。
丛书名。清·邵登瀛撰。内容为《四时病机》、《温毒病论》、《女科歌诀》。
见《中国药学大辞典》。即露蜂房,详该条。
①出《新修本草》。为白前之别名。②出《本草经集注》。为百部之别名。各详该条。
病名。生于体表的一种急性热疮。出《外科启玄》卷六。又名赤炎风。多由心火内炽,热入血分,蕴蒸肌肤而发;或由风热犯肺,难以疏泄,郁于肌肤所致。初起皮肤灼热,继起红点,疼如火燎,甚则蔓延遍身,赤烂成疮。治宜
小儿推拿方法名。《针灸大成》卷十:“小儿喉中气响,掐大指第二节。”
见《云南中草药》。为喉咙草之别名,详该条。
出《本草拾遗》。为木蓝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