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见《通俗伤寒论·秋燥伤寒》。即凉燥。详该条。
相当于鼻前庭部位。《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中血堂,即鼻内頞下脆骨空虚处也。”
见《现代实用中药》。为凤凰衣之别名,详该条。
见《分类草药性》。即刀豆,详该条。
出《名医别录》。为甘草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八痢之一。又名瀼痢。为突然暴冷而致的痢疾。其特征为小腹胀痛,赤白胨下等。治宜散寒止痢。用芍药汤加减。
见《江西民间草药》。为积雪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南宋医生。生平不详。著《瘴论》2卷。
见《医学入门》卷七。即加味逍遥散第一方,见该条。
书名。清·倪涵初手定。撰年不详。倪氏对疟疾、痢疾各拟三方,介绍其适应症及加减用法,处方平易有效。对于痢疾治法,提出忌温补、忌大下、忌发汗、忌分利四忌。本书后刊入《济世专门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