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季舒
【介绍】:
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兼通医术。字叔正,安平(今河北保定)人。
【介绍】:
南北朝时期北齐大臣,兼通医术。字叔正,安平(今河北保定)人。
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张氏医通》卷十:“儿未生先露手臂谓之横生。”详横产条。
推拿手法。用指尖、指掌或指背轻打治疗部位,似雨点下落状。见曹锡珍《外伤中医按摩疗法》。
舌红而中心干。为心胃火燔、消烁津液之候,治宜于清胃方中加入清心之品(见《温热论》)。
小便的别称,详尿条。
病证名。见《症因脉治》卷四。包括外感风泻、外感寒邪泻、外感中暑泻、外感中热泻、外感湿泻,尚有肺燥作泻亦属外感。详各该条。
【介绍】:见崔嘉彦条。
【介绍】:宋代官吏。官南康守(今江西南康)。生平不详。集有《集效方》一卷。
直接灸法之一种。是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上点燃施灸,以使局部皮肤起疱,化脓,故名。施灸时先以甘油或葱、蒜汁涂抹灸处,然后放置艾炷施灸,每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易炷再灸,灸满规定壮数。这种灸法由于热力较强,
《增补万病回春》卷五方。当归、赤芍药、连翘各一钱,川芎、天花粉、乳香各七分,白芷、白蔹、栝蒌仁、黄芩(酒炒)各八分,白蒺藜、生甘草节各四分,防风、桔梗、柴胡各五分。水煎,临卧热服。治腋下瘰疬,因酒怒而
指经脉行于体表和四肢的外围部分。《灵枢·刺节真邪》:“……夫子乃言刺外经去阳病。”《黄帝内经太素》:“……十二经脉,入府藏者,以为内经,行于四支(同肢)及皮肤者,以为外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