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医宗必读》卷六。即虚劳。详该条。
根据阴阳消长的规律,阳热过盛的病证,往往耗伤阴津。如气分热盛,治宜甘寒生津;胃肠热结,治宜急下存阴;营血热盛,治宜清营养阴,或兼凉血解毒。对于阳热过盛的一切病证,谨防阴津的耗损,是一条重要的原则。
病证名。见《陈素庵妇科补解》。即胎前吞酸。详该条。
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即小户嫁痛,详该条。
病名。见《景岳全书》卷二十八。即瘟毒喉痹。详该条。
三种肥壮人中的一种。出《灵枢·卫气失常》。其皮肉结实,体型较大。
经外奇穴名。《备急千金要方》:“大人癫,小儿惊痫,灸背第二椎及下穷骨两处,以绳度,中折绳端一处,是脊骨上也,凡三处毕,复断绳作三折,令各等而参合如厶字,以一角注中央灸,下二角侠脊两边,便灸之,凡五处也
病名。满口淡白而疼痛。此虚寒之症。结合全身情况或可选用理中丸、四逆汤之类温之。
主气之第三气。出《素问·六微旨大论》。为少阳相火之气,主夏至前后各30日又43.75刻。亦即由小满至大暑,其中包括芒种、夏至、小暑三个节气。参见主气条。
【介绍】:见雷丰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