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篇名。本篇专论疟疾的病因、病理、证候、诊断和治疗原则,故名。
五脏六腑的统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列别藏府。”
即肾经病。十二经病之一。《灵枢·经脉》:“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欬唾则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
病名。又名口中肉毬。见《焦氏喉科枕秘》:“此症因外感六气,内伤七情而起,咽喉之内生肉球,如龙眼核大,有根如线五寸余长,吐球出方可饮食,以手轻捻,痛彻至心,服益气疏风汤,用真麝香二钱,作二次,水和服,或
结胸证之一。即热实结胸。亦称实热结胸。《伤寒全生集·辨伤寒结胸》:“若懊憹,发热,烦渴,心下痛硬,大便秘,昏闷,名热结胸,少与大陷胸汤加黄连。”参见热实结胸、实热结胸条。
眼科病证。见秦伯未《中医临床备要》。即状如鱼胞。详该条。
即感觉性循经病理反应。详该条。
书名。4卷。清·张学醇撰。刊于1896年。作者认为“确有所见,虽经文可易也”。全书阐发己见,提出与前人不同的见解,以辨析纠正医籍中的沿误,故题名《医学辨证》。内容有医论、本草选释、按症列方等项。
病证名。①指胃火炽盛,善饥能食的病证。《灵枢·五邪》:“邪在脾胃,……阳气有余,阴气不足,则热中善饥。”②指多饮多尿的病证。《素问·腹中论》:“夫子数言热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药。”王冰注:“多饮
病名。见《白喉中医疗法》。亦称寒热喉结。多由咽喉肿痛,腐溃迅速,气促痰鸣,势如走马,一家有病沿门传染。参见疫喉、白喉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