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摩风膏

摩风膏

①《银海精微》卷下方。黄芪细辛当归防风杏仁松脂黄蜡各一两,白芷麻油各四两。先将蜡油熔化,他药为细末,慢火煎成膏,贴太阳穴。治鹘眼凝睛外障。②《证治准绳·类方》第四册方。蓖麻子(研)一两,生草乌半两,乳香(研)一钱。为末,以猪脂炼去沫成膏,再入药末搅匀,涂摩攻注之处,以手心摩挲,觉如火之热,再涂摩患处。治风毒攻注,筋骨疼痛。③《证治准绳·疡医》卷三方。麻黄五钱,升麻、防风各二钱,当归身、白芨各一钱,羌活一两,白檀香五分。用香油五两浸药同熬,去渣澄清后,加黄蜡再熬,待蜡化尽搅冷,每用少许,涂患处。治面上或身肤风热肿痒,肌肤干燥,时起白屑,或面出油垢。④《证治准绳·疡医》卷五方。①附子川乌、防风各二两,凌霄花踯躅花露蜂房各一两。为细末,用猪脂三斤煎炼,待药黄去渣,候冷,摩擦患处。治白癜风。②硫黄密陀僧、铅粉、乳香、杏仁、炒僵蚕。为细末,酥调成膏,先以浆水洗患处,再以新布擦破涂之,日四至五次。治白癜风。

猜你喜欢

  • 解剖部位名。即关节。《释名》:“轮,纶也,言车轮周匝也。”古人以周转活动的东西,都可借用称轮。人身能周旋轮转的关节,也借以称为轮。

  • 范阳东方

    见范东阳方条。

  • 脉简补义

    脉学著作。《周氏医学丛书脉学四种》之一。2卷,清·周学海撰。本书重点介绍作者对脉学的见解。上卷谈诊法及诸脉;下卷经义丛谈,论析脉学中多方面的问题。周氏此编是对《脉义简摩》一书的补充与发挥,有一定的参考

  • 钩藤钩子

    出《小儿药证直诀》。即钩藤。详该条。

  • ①形容患者发生的响声。《素问·生气通天论》:“烦则喘喝。”王冰注:“喝谓大呵出声也。”《灵枢·杂病》:“喘息喝喝然。”②吞进液体或气体之声为喝。

  • 喉症

    病证名。见《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泛指一切咽喉病的总称。参阅有关各条。

  • 传信适用方

    方书名。2卷(又有4卷本,内容同)。宋·吴彦夔辑。刊于1180年。作者选辑当时医案或民间所传的效方,大多附记医方的传者姓名及治验记录。内容包括诸风、感冒、中暑、心痛等各科三十余类病证。

  • 医学统旨

    综合性医书。明·叶文龄撰。刊于1534年。卷1论脉;卷2~4分述以内科杂病为主的多种病证的证治,兼述妇人、小儿、疮疡、耳、鼻、喉、口齿病证等;卷5~7为治疗方剂;卷8介绍用药、药性及常用中药。据作者自

  • 口唇险症

    口唇反卷、口张气直、口如鱼口、颤摇不定、口不复闭等,均属危重证候。

  • 四塞

    ①自然界中四时阴阳之气失常。《素问·阴阳离合论》:“故生因春,长因夏,收因秋,藏因冬,失常则天地四塞。”②脉象与四时不相应。《素问·至真要大论》:“脉要曰:春不沉、夏不弦、冬不涩、秋不数,是谓四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