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放痧法

放痧法

又名刺痧法。主治实热痧毒深入血肉中,有青筋、紫筋现于肘弯、腿弯者。用消毒三棱针曲池委中直刺斜刺,放出紫黑血,使痧毒有所泄,然后根据痧症用药。若未现痧筋者,可用手蘸水拍之即现。余如手足十指尖或指背两旁近甲处,以及百会太阳印堂、舌下两旁、喉中两旁、双乳,均为放痧部位,可视病情轻重,酌量采用(《痧胀玉衡》)。

猜你喜欢

  • 无应

    证名。出《疡医准绳》卷二。见应候条。

  • 甘瓜子

    出《名医别录》。即甜瓜子,详该条。

  • 订正伤寒论注

    书名。全称《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17卷(即《医宗金鉴》卷1~17)。清·吴谦等纂注。编者鉴于《伤寒论》的一些旧注本,每多“随文附会,难以传信”,遂予订正,详加注释,并选集过去注本中能阐发仲景经义的

  • 李翁医记

    医案著作。清·焦循记述。本书所述多为李炳治愈的疑难病案。每案阐明病因、病理、立法处方。

  • 白瓜皮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冬瓜皮,详该条。

  • 张君宜

    【介绍】:宋代医家。精通医术,善治疮痈等外科病。常热心为人治病,不计报酬。

  • 刘哈喇八都鲁

    【生卒】:十三世纪【介绍】:元代医生。河东(今山西风陵渡附近)人。本姓刘,世代为医。善骑射,尤精医术,元世祖忽必烈时,改名为哈剌八都鲁。1280年(至元十七年),为太医院管勾。

  • 冷庐医话

    书名。5卷。清·陆以湉撰。刊于1897年。作者自称本书系“摭拾闻见,随笔载述”。卷1论述医范、医鉴、慎疾、保生、慎药和诊法、用药;卷2评述古今医家及医书;卷3~5分门搜集历代名医治案,参以己见,对各类

  • 始膏

    古代对妊娠二月胚胎之称。北齐·徐之才《逐月养胎方》:“妊娠二月名始膏。”

  • 内外痔

    病名。《外科大成》卷二:“肛门内外皆有,遇大便即出血疼痛。”又名混合痔。指生于肛门齿线上下,在同一方位和括约肌间沟消失的痔。参见内痔、外痔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