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启玄》卷四。系生于童子髎穴处之痈疽。多由足少阳胆经火毒所致。疮起根赤有脓。知痛者顺,反之为逆。一般可按外痈治疗。如大渴闷乱,出血不止,或其色青黑而不知痛者,预后不佳。可参见无头疽治疗方法
见《陕西中草药》。为松萝之别名,详该条。
出《脉经》。即小产,详该条。
见《景岳全书·妇人规》。即妇女的阴道外口。
简称通泄。通泄大便以清除里热的治法。寒下、增液泻下等法皆是。
见《广东中草药》。为自扣草之别名,详该条。
①气血充盛的经脉。如冲脉、胃经等。《素问·调经论》:“血有余,则泻其盛经出其血。”②浮现于皮肤分肉之间的络脉。《素问·水热穴论》:“故取盛经分腠。”
出后蜀《重广英公本草》。为金樱子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靳鸿绪条。
【介绍】:见王文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