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暗痧

暗痧

痧证之一。①《痧胀玉衡·暗痧》:“心中闷闷不已,欲食不食,行坐如常,即饮温热,不见凶处,更无心腹腰背疼痛之苦,但渐渐憔悴,日甚一日,若不知治,亦成大害,此痧之慢而轻者也,放之即愈。亦有头痛发热,心中作胀,类于伤寒;亦有寒热往来似疟非疟,闷闷不已;亦有咳嗽烦闷,有似伤风;亦有头面肿胀,两目如火;亦有四肢红肿,身体重滞,不能转侧,此痧之慢而重者也。误服热汤、热酒、热物,遂乃沉重,或昏迷不醒,或痰喘气急,狂乱见凶。如遇是症,必先审脉辨症的确,果系何因,在表者刮,在中者放,在里者或丸,或散,或煎剂,必须连进数服,俟其少安,渐为调理。”方用宝花散蒺藜散沉香郁金散等。②即妇女倒经痧。《杂病源流犀烛·痧胀源流》:“妇女倒经痧,经行之际,适遇痧发,经阻逆行,或鼻红,或吐红,肚腹肿胀,卧床不能转侧,肚腹不痛,亦为暗痧。若痧毒攻坏脏腑者不治,急放痧。宜五十三号大壮方。”参见条。

猜你喜欢

  • 脚鱼壳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鳖甲之别名,详该条。

  • 横纹

    ①经外奇穴名。《千金翼方》:“多汗,四肢不举少力,灸横纹五十壮,在侠脐相去七寸。”②推拿穴位名。详大横纹条。

  • 疽瘤

    病名。《外科正宗》卷二:“又一种疽瘤,连生肩膊。”瘤体甚痒,常有数枚,扪之有虫体蠕动感,内有蛆样红虫,宜手术治疗。

  • 水沫疮

    病证名。腿间疱疹,因冷水沫后而加重者。《扁鹊心书》:“小儿腿胻间有疮,若以冷水洗之,寒气浸淫,遂成大片,甚至不能步履”为水沫疮。可用葱、椒、姜煎水洗后,再以百花散掺之。

  • 赵仲衡

    【介绍】:见赵铨条。

  • 金创

    病名。即金属器刃损伤肢体所致的创伤。见《神农本草经》卷中。又名刃伤、金疮、金伤、金刃伤、金疡。亦有将伤后夹感毒邪溃烂成疮,称为金疮或金疡。本病轻者皮肉破损,疼痛、流血;重者伤筋、血流不止、疼痛难忍,并

  • 豆渣菜

    见《陕西中草药》。为金盏银盘之别名,详该条。

  • 紫中红斑舌

    全舌紫色,满布红斑。为热入营血,多兼见全身赤斑,宜清热解毒化斑(见《伤寒舌鉴》)。

  • 大阳

    见太阳条。

  • 留者攻之

    治则。出《素问·至真要大论》。凡积瘀留滞的病证(如气、血、痰、水),应用攻逐药物。如气滞者须行气,血瘀者须祛瘀活血,痰饮滞留者须涤痰,水饮停留者须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