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曲垣

曲垣

经穴名,代号SI13。出《针灸甲乙经》。属手太阳小肠经。位于肩后肩胛冈上窝内侧端,约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布有第二胸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及副神经,深层为肩胛上神经肌支,并有颈横动、静脉降支通过,深层为肩胛上动、静脉肌支。主治肩背疼痛,颈项强急,以及冈上肌腱炎,肩关节周围炎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八窌

    即八髎,详该条。

  • 水牛膝

    见《民间常用草药汇编》。为节节花之别名,详该条。

  • 潜阳填髓丸

    《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卷十八方。熟地黄八两,石斛膏、线胶各四两,莲子、芡实各三两,麦门冬、茯神、五味子、沙苑子各二两,远志一两。为细末,金樱膏为丸。治肾脏精亏,相火易动难制,致梦遗精浊,烦劳即发

  • 四季菜

    见《广州植物志》。为鸭脚艾之别名,详该条。

  • 辟谷

    养生术语。古代的一种养生方法。即不食谷物。当时一些古人认为,不吃含有渣滓的东西可以长生。因此,探索辟谷的方法,以柏叶,松子、柏子等作代用食品。汉武帝时,此法较盛行。

  • 足上廉

    经穴别名。《圣济总录》:“足上廉二穴,一名上巨虚。”见该条。

  • 夏云集

    【介绍】:晚清医家。字祥宇,又字英白。河南新息人。长于儿科推拿,撰有《保赤推拿法》(又名《推拿精要保赤必备》(1885年刊行),后有许敬舆(公岩)等之增释本,称《增图考释推拿法》(1933年刊行)。

  • 劳伤鼻衄

    病证名。指因劳力过度所致的鼻腔出血。《张氏医通·诸血门》:“内伤劳役之人,喘嗽面赤,发热头痛而衄。此肺经气虚,失护卫之职,致心包火炎,经脉热甚,故行清道。当归补血汤加薄荷、荆芥,不应,补中益气倍黄芪,

  • 经验良方全集

    方书名。4卷。清·姚俊辑。于1863年。本书分保养、补益、急治、伤寒感冒、瘟疫瘴气、中风、中寒等80余门,包括各科病症验方约2000余首。卷4痘疹易知,论述痘疹因证,并附治疗方剂。

  • 熛疽

    病名。出《刘涓子鬼遗方》卷五。又名训疽。指发于指端和手心、足心及心窝部的瘭疽。证治见瘭疽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