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方。木香二两,黄连二两半,肉豆蔻(大者生用)七个。为细末,鸡子清搜和为饼,慢火上炙至色红极干,再研为末,面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腹米饮送下。治泻痢。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六十二方。鲜蟾酥二钱,活蜘蛛二十一个,两头尖(即鼠粪)一钱,飞罗面六两。为细末,用菊花熬成稀膏,捻如麦粒大,每服七至九丸,病在上白水送服,在下淡黄酒送服。治痈疽恶毒,无名诸
推拿穴位。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分别位于掌面的第一掌指关节处横纹及食、中、无名、小指近端指间关节横纹处。《保赤推拿法·运五经纹法》:“五经纹,即五指第二节下之纹,用大指在儿五经纹往来搓之,治气血不和,
十二经别之一。原称足太阴之正。《灵枢·经别》:“足太阴之正,上至髀合于阳明,与别俱行,上结于咽,贯舌中。”从足太阴脾经分出,至大腿前面,与足阳明胃经的经别汇合而并行,向上结于咽部,贯舌中。
【介绍】:明代女本草学家。号江上女子。江南人。生平不详。与其妹周僖用彩色绢绘有《本草图谱》一书。
菀,古与“郁”音义相通。膹菀即膹郁。详膹郁条。
【介绍】:见皇甫谧条。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尖尾风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原机启微》。即针眼。详该条。
见《广雅》。为厚朴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