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经
见神农本草经条。
见神农本草经条。
见《本草纲目》。为石韦之别名,详该条。
出《备急千金要方》卷五。风邪郁积于肺,复感寒邪而致的咳嗽。参见寒嗽条。
见《外科证治全书》卷四。“口鼻出腥臭水,状如铁色,虾鱼走跃,捉之即化为水,此肉坏也。”
病名。《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脾脉急甚为瘈疭,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即噎膈。详该条。
舌苔黄而中见黑滑苔,为阳明府实证,若有腹痛便秘,虽然苔不干燥,仍可使用下法(见《伤寒舌鉴》)。
出《灵枢·病传》。①指疾病的传变。②《灵枢经》篇名。本篇主要论述病邪在内脏之间的传变,故名。内容以外邪侵入脏腑后,根据五行相克的关系来阐明疾病在脏腑之间相传的关系,并测知其预后。
【生卒】:十七世纪下半至十八世纪上半【介绍】:清代医家。字逊玉。山东宁阳人。长于痘疹。自称其家远祖承聂久吾之教,祖传人痘接种术数代。他继承父教,临诊治疗痘疹病例近万人,用数年功夫专研种痘术,晚年编撰成
见《国药的药理学》。为甘蔗之别名,详该条。
证名。厥心痛之一。因肾病而邪上乘心所致。《灵枢·厥病》:“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歧骨陷处痛,若心痛。……连腰,名肾心痛。”《张氏医通·
病证名。又名夹惊吐、惊膈吐。《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吐逆早晚发热,睡卧不安者,此惊吐也。心热则生惊,故睡卧不安,而神不宁也。心神不宁,则气血逆乱而吐也。”临床表现多伴有呕吐清水稀涎,面色青白,精神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