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束骨

束骨

①骨骼部位名。相当第五趾跖关节部分。《释骨》:“小指(趾)本节后曰束骨。”②经穴名。代号BL65。出《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膀胱经。输(木)穴。位于足跗外侧,第五跖骨小头后下方赤白肉际处。布有第四趾底总神经及足背外侧皮神经;并有第四趾底总动、静脉通过。主治头痛目眩项强癫狂,痫,腰背痛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猜你喜欢

  • 夹阴伤寒

    病名。①指因房劳伤肾,复感风寒而致病。《伤寒全生集》卷一:“若脉沉足冷,面赤微热,此皆夹阴伤寒也。”《重订通俗伤寒论·夹阴伤寒》:“房劳伤精而后骤感风寒,或夏月行房后,恣意乘凉,触犯风露。证身热面赤,

  • 木瓜汤

    《仁斋直指方论》卷十三方。木瓜一两,炒茴香一分,炙甘草二钱,吴茱萸五钱。为粗末,每服四钱,加生姜五片、苏叶十片,水煎,空腹服。治霍乱吐泻,转筋闷乱。

  • 出《本草图经》。为水蛭之别名,详该条。

  • 水蛇头

    病名。指疔之一。出《疡科心得集》卷五。又名水蛇头疔,有明亮黄色水泡者,治宜挑破去其恶水。余证治见指疔条。

  • 辟著

    喻枯裂之象。《素问·气交变大论》:“肃杀而甚,则刚木辟著,柔萎苍干。”

  • 点秤根

    见广州部队卫生部《常用中草药手册》。为岗梅根之别名。详该条。

  • 翰林医官院

    宋代掌管医药事务的机构。主要管理宫廷统治阶级医药诸事,并对民间疾病医疗问题进行管理。院内设翰林医官院使、副使和直院等多种官职掌管该机构。并设有许多名目的大夫、郎和冠以翰林的不同职称,以分别其职位的高下

  • 破散(内隔)

    病名。见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即散翳内障。详该条。

  • 清肠润燥

    润燥法之一。治疗大肠燥热而便秘的方法。患者大便干结、口臭唇疮、面赤、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滑实,用麻仁丸。

  • 明化

    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司天为火化,在泉为苦化,司气为丹化,间气为明化。”少阳相火象太阳之火,可以照明万物,故居于间气称为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