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松根

松根

《中药大辞典》:松根

药材名称松根

拼音Sōnɡ Gēn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共同属植物的幼根或根白皮

性味《日华子本草》:"味苦,温,无毒。"

功能主治治筋骨痛,伤损吐血,虫牙痛。

①《日华子本草》:"松根白皮,补五劳,益气。"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骨痛,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两;研末,1钱。

复方①治筋骨痛:松树嫩根。水煎,兑白酒服。(《湖南药物志》)

②治呕血,打伤吐血:马尾松根,去祖皮,焙干炒黑,研成极细末。每次服一钱,一日二次,用温甜酒送下。(《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③治风虫牙痛:马尾松秧(幼松)根一两,切片,猪瘦肉四两,水煎,临睡前服下。(《江西民间草药验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松根

药材名称松根

拼音Sōnɡ Gēn

出处出自《本草经集注》。

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或其同属植物的幼根或根皮。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nus massoniana Lamb.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挖,或剥取根皮,洗净,切段或片。晒干。

原形态1.乔木,高达45m,胸围1.5m。树皮红褐色,下部灰褐色,成不规则长块状裂。小枝常轮生,淡黄褐色,无白粉,无毛;冬芽卵状圆柱形,褐色,先端尖,芽鳞边缘丝状,先端尖或有长尖头。叶针形,2针一束,稀3针一束,长12-30cm,细长而柔软,叶缘有细锯齿,树脂道约4-8个,在背面边生,或腹面也有2个边生;叶鞘初呈褐色,后渐变成灰黑色,宿存。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弯垂,长1-1.5cm,聚生于新枝下部苞腋,穗状;雌球花单生或2-4个聚生于新枝顶端,淡紫红色。球果卵圆形或圆锥状卵形,长4-7cm,径2.5-4m,有短梗,下垂,熟时粟褐色;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长约3cm;鳞盾菱形,微隆起或平,鳞脐微凹,无刺。种子长卵圆形,长4-6mm,连翅长2-2.7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12月。

2.乔木,高达25m,胸围可达1m以上。树皮灰褐色,呈不规则鳞甲状裂,裂隙红褐色。枝轮生,小枝粗壮,淡橙黄色或灰黄色;冬芽宽椭圆形,先端尖,红褐色。叶针形,2针一束,深绿色,粗硬,长10-15cm,径约1.5mm,边缘有细齿,两面有气孔线;叶鞘初时淡褐色,渐变成暗灰色。雄球花圆柱形,长1.2-1.8cm,在新枝上聚生成穗状;雌球花序阔卵形,长7mm,紫色,着生于当年新枝上。球果卵形或圆卵形,长4-9cm,有短梗,向下弯垂,熟时淡黄色或淡褐黄色,宿存数年之久;中部种鳞近长圆状倒卵形,长1.6-2cm,鳞盾肥厚,隆起或微隆起,扁菱形或菱状多角形,横脊显着,鳞脐凸起有尖刺。种子卵圆形或长卵圆形,淡褐色,有斑纹,连翅长1.5-1.8cm。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月。

3..乔木,高达30m,胸围达1.5m。树皮橘红色,不规则鳞片状脱落。一年生枝淡黄色或红黄色,微有白粉,无毛;冬芽长圆状卵圆形,暗红褐色,针叶2针一束,长5-12cm,径约1mm,先端微尖,两面有气孔线,边缘有细锯齿,横切面半圆形,树脂道约4-6个,边生。雄球花淡红黄色,圆筒形,5-12mm,聚生于新枝下部呈短穗状;雌球花淡红紫色,单生或2-3个聚生,一年生小球果的种鳞先端有短刺。球果熟时暗黄褐色或淡褐黄色;种鳞张开,易脱落,有微隆起的横脊,鳞脐平或微凸起,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或卵圆形,长4-7mm,连翅长1.5-2m,种翅宽5-7mm。花期4月,果熟期翌年9-10月。

4.乔木,高达30m,胸围可达2m。幼树皮暗灰色,老时灰黑色,粗厚,不规则块裂。一年生枝淡褐黄色,无毛;冬芽银白色,圆柱状椭圆形或圆柱形,顶尖,芽鳞披针形,边缘白色丝状。针叶2针一束,深绿色,有光泽,粗硬,长6-12cm,边缘有细锯齿,两面均有气孔线,横切面有树脂道6-11个,中生。雄球花淡红褐色,圆柱形,长1.5-2cm;雌球花单生或2-3个聚生新枝近顶端,直立,卵圆形,淡紫红色。球果熟时褐色,圆锥状卵圆形或卵圆形,长4-6cm,径3-4cm,有短梗,向下弯垂,中部种鳞卵状椭圆形,鳞盾稍肥厚,横脊显着,鳞脐有短刺。种子倒卵状椭圆形,长5-7mm,连翅长1.5-1.8cm,种翅灰褐色。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1.生于海拔1500m以下山地。

2.生于海拔100-2600m的山地。

3.生于温带沿海山地和平原。

4.生于东部沿海山地。

资源分布:1.分布于陕西、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2.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河南、山东、江苏等地。

3.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山东、江苏。南京一带有栽培。

4.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等地;武汉、南京、上海、杭州等地多有栽培。

性味苦;性温

归经肺;胃经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血。。主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白带;咳嗽;跌打吐血;风虫牙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60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煎水洗。

各家论述1.《日华子本草》》:松根白皮,补五劳,益气。

2.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骨痛,跌打瘀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苘麻子

    《中国药典》:苘麻子药材名称苘麻子拼音Qǐnɡ Má Zi英文名SEMEN ABUTILI别名青麻子、野棉花子、白麻子来源本品为锦葵科植物苘麻Abutilon theophrastii Me

  • 感应草

    药材名称感应草别名罗伞草、降落伞来源酢浆草科感应草Biophytum sensitivum (L.) DC.,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台湾、广西、贵州、云南。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消积,利水。小儿疳积

  • 兔儿伞

    《全国中草药汇编》:兔儿伞药材名称兔儿伞拼音Tù ér Sǎn别名雨伞菜、一把伞、水鹅掌来源菊科兔儿伞属植物兔儿伞Syneilesis aconitifolia (Bunge)Ma

  • 白鸡肫

    药材名称白鸡肫拼音Bái Jī Zhūn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矩圆叶卫矛的根和果。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uonymus oblongifolius Loes.et Rehd.采收和储藏:根,全年均

  • 蛇地钱

    《全国中草药汇编》:蛇地钱药材名称蛇地钱拼音Shé Dì Qián别名地皮斑来源苔藓类蛇苔科蛇苔属植物蛇苔Conocephalum conicum (L.)Dumorti

  • 野香橼花

    药材名称野香橼花拼音Yě Xiānɡ Yuán Huā别名小毛毛花、青刺尖、刺珠、猫胡子花、叶上花。出处野香橼花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曰:"野香橼花,一名小毛毛花,生云南五华山麓,树高近寻,长叶如夹

  • 梁王茶

    药材名称梁王茶拼音Liánɡ Wánɡ Chá英文名all-grass or root of Delavay Falsepanax,Delavay Falsepanax别名金刚散、山槟榔、良旺茶、宝金

  • 炮掌果

    药材名称炮掌果拼音Pào Zhǎnɡ Guǒ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无患子科植物小果倒地铃的果实。夏、秋采集。晒干或鲜用。性味微苦,寒。功能主治祛风解痉,解毒。复方①治小儿脐风:炮掌果五至八

  • 鳝鱼头

    《中药大辞典》:鳝鱼头药材名称鳝鱼头拼音Shàn Yú Tóu出处《别录》来源为鳝科动物黄鳝的头。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①《别录》:

  • 羊蹄草

    《中药大辞典》:羊蹄草药材名称羊蹄草拼音Yánɡ Tí Cǎo别名紫背草(《植物名实图考》),假芥兰、爆仗草(《岭南采药录》),红背叶(《广州植物志》),叶下红、喇叭红草(《福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