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柯蒲木

柯蒲木

《中药大辞典》:柯蒲木

药材名称柯蒲木

拼音Kē Pú Mù

别名勐呵(傣名)

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为夹竹枕科植物云南蕊木果实、叶。果,秋季采收。叶,全年可采。

原形态云南蕊木,又名:梅桂。

常绿乔木,高4米。树皮灰褐色,幼枝略有微毛。单叶对生;椭圆状长圆形或椭圆形,长10~17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全缘,光滑,革质。聚伞花序复总状,顶生;萼小,5裂,卵圆状长圆形,长4毫米;花冠白色,高脚碟状,管纤弱,长3厘米,喉部有毛;花冠裂片披针形,雄蕊生于冠管的近顶郁,花丝短而柔;花盘为2枚条状披针形的舌状片所组成;花柱长2.5厘米。核果椭圆形,长3.5厘米,外皮肉质,熟时红色,干时黑色。

生境分部分布云南。

性味苦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舒筋活络。治咽喉炎,扁桃体炎,风湿骨痛,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果:煎汤,1~2钱;或泡酒。外用:叶:煎水洗患处。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柯蒲木

药材名称柯蒲木

拼音Kē Pú Mù

别名蕊木、老鸦檬果、梅桂

出处出自《云南思茅中草药选》

来源药材基源:为夹竹桃科植物云南蕊木的果实、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opsia officinalis Tsiang et P.T.Li

采收和储藏:秋季收果实,叶全年可采,晒干。

原形态乔木。树皮灰褐色,具乳汁;叶腋间及叶腋内有钻状腺体,淡黄色。叶对生;叶柄粗壮,长1-1.5cm;叶片坚纸质,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长12-17cm,宽3.5-5.5c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无毛或幼叶略有微毛;侧脉每边约20条。聚伞花序复总状,分二叉,着花42朵,总花梗粗壮,长达14cm;苞片与小苞片无毛;花萼5深裂,裂片双盖覆瓦状排列,两面无毛,仅边缘有睫毛,外边具1个黑色腺体;花冠白色,高脚碟状,花冠筒近顶部膨大,内被长柔毛,花冠裂片5,向右覆盖;雄蕊5,着生于花冠筒喉部;花盘为2枚条状披针形的舌状片所组成,与心皮互生,长过心皮;心皮离生。花柱长约2.5cm,柱头加厚,先端短2裂。核果椭圆形,成熟时黑色。种子2颗。花期4-9月,果期9-12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500-800m山间疏林中或山地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云南等地。

化学成分云南蕊木的果实中分离得到16种生物碱,鉴定了13种化合物:象牙仔榄树宁碱(eburnamenine),柯蒲木酮碱(kopsanone),5,18-二氧代柯蒲烷(5,18-dioxokopsane),多果树酰胺(kopsinilamine),柯蒲木宁碱(kopsinine),多果树碱(pleio-carpine),柯蒲木胺(kopsamine),N-甲酯基-12-甲氧基柯蒲木那林碱(N-carbomethoxy-12-methoxykopsinaline),N-甲酯基-11,12-二甲氧基柯蒲木那林碱(N-carbomethoxy-11,12-dimethoxykop-sinaline),右旋异形蔓长春花胺(vincadifformine),N-甲酯基-11-羟基-12-甲氧基柯蒲木那林碱(N-carbomethoxy-11-hydroxy-12-methoxy-kopsinaline),N-甲酯基-11-甲氧基-12-羟基柯蒲木那林碱(N-carbomethoxy-11-methoxy-12-hydroxykopsinaline),N-氧化柯蒲木胺(kopsamine N-oxide)[1]。

药理作用保肝作用 柯蒲木宁碱提前24h灌服200mg/kg两次(间隔8h)对四氯化碳(CCl4)所致小鼠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均有显着抑制作用,先以CCl4引起肝损伤后再灌服柯蒲木宁碱也具有明显治疗效果,可使ALT显着降低,嗜酸性变、脂肪变性、炎细胞浸润及气球样变等肝脏病理损伤也显着减轻,但对肝三酰甘油的蓄积无拮抗效果,对于醋氨酚、硫代乙酸胺、泼尼松等所致小鼠肝损伤也均有明显保护效果,其中对硫代乙酸胺所致三酰甘油升高也有一定降低作用。同剂量柯蒲木宁碱连续给药7d对正常小鼠肝脏AIT和AST、醛缩酶以及血清ALT活性均无明显影响。0.5μmol/L浓度的柯蒲木宁碱于体外对正常或CCl4中毒小鼠肝AIT活性也无明显影响;但其20mg/kg灌服3d,即可使肝切除小鼠再生肝重量明显增加,整个肝脏的蛋白质和DNA RNA含量明显增加[1]。在体外1mmol/L。的柯蒲木宁碱能明显抑制CCl4所致大鼠肝微粒体丙二醛(MDA)的生成,甲吡酮可明显拮抗柯蒲木宁碱的抑制MDA生成作用,表明其抗CCl4脂质过氧化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细胞色素P-450而实现的。提前24h灌眼可明显降低CCl4。所致肝脏共轭双烯物的升高,但柯蒲木宁碱对14CCl4与肝微粒体脂质和蛋白质黄价结合的抑制作用较弱,提示其抗CCl4肝损伤的作用机制可能主要是阴断了CCl4对膜结构的损伤作用[2]。

性味苦;辛;性平,有毒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祛风活络。主咽喉肿痛;风湿痹痛;四肢麻木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或泡酒饮。外用:适量,叶煎水洗。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哈蟆油

    《中国药典》:哈蟆油药材名称哈蟆油拼音Hā Má Yóu英文名OVIDUCTUS RANAE别名田鸡油、哈士蟆油、哈什蟆油、吧拉蛙油来源本品为蛙科动物中国林蛙Rana tempor

  • 苏合香

    《中国药典》:苏合香药材名称苏合香拼音Sū Hé Xiānɡ英文名STYRAX别名苏合油、流动苏合香来源本品为金缕梅科枫香属植物苏合香树Liquidambar orientalis Mill

  • 落新妇根

    药材名称落新妇根拼音Luò Xīn Fù Gēn别名猪痾三七、金毛三七、野升麻(《浙江民间常用草药》),阴阳虎(江西《草药手册》)。出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落新妇

  • 宿苞豆

    药材名称宿苞豆拼音Sù Bāo Dòu别名野豌豆、中国宿苞豆来源豆科宿苞豆Shuteria sinensis Hemsl.,以根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微苦、凉。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榧子

    《中国药典》:榧子药材名称榧子拼音Fěi Zǐ英文名SEMEN TORREYAE别名香榧、榧树、玉榧、野杉、柀子来源本品为红豆杉科植物榧Torreya grandis Fort.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种

  • 地桃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地桃花药材名称地桃花拼音Dì Táo Huā别名红花地桃花、肖梵天花、野棉花、狗脚迹、大梅花树、刺头婆、痴头婆来源为锦葵科梵天花属植物肖梵天花Urena lob

  • 山荸荠

    药材名称山荸荠拼音Shān Bí Qí别名竹叶兰、长杆兰、扁竹兰、山姜来源兰科竹兰属植物竹叶兰Arundina chinensis Blume,以球茎或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

  • 蟑螂

    《全国中草药汇编》:蟑螂药材名称蟑螂拼音Zhānɡ Lánɡ别名偷油婆、蜚蠊来源蜚蠊科昆虫澳洲大蠊Periplaneta australasie Fabricius 或美洲蜚蠊(大蜚蠊)P.

  • 胡椒

    《中国药典》:胡椒药材名称胡椒拼音Hú Jiāo英文名FRUCTUS PIPERIS别名白胡椒、黑胡椒来源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胡椒Piper nigr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秋末至次春

  • 红水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水芋药材名称红水芋拼音Hónɡ Shuǐ Yù别名石芋头、独角芋、红芋头、红半夏、五彩芋来源天南星科花叶芋属植物花叶芋Caladium bicolor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