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桃儿七

桃儿七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儿七

药材名称桃儿七

拼音Táo ér Qī

别名桃耳七小叶莲

来源小檗科植物鬼臼Sinopodophyllum emodi (Wall.),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晒干。

性味苦,温。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止咳止痛,活血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心胃痛,风寒咳嗽,月经不调,解铁棒锤中毒。

用法用量1~2钱,水煎或泡酒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桃儿七

药材名称桃儿七

拼音Táo ér Qī

别名奥莫色、鸡素苔、铜筷子、小叶莲、鬼打死、鬼臼、羊蒿爪。

出处本品公元710年以奥莫色(Omose)之名载于《月王药珍》。表明桃儿七药用已有较长历史。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桃儿七的根及根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inopodophyllum(Royle)Ying[S.emodii(Wall.)Ying;podophyllum emodii Wall.;p.emodii Wall.var.chinense Spargue]

采收和储藏:春、秋采挖,晒干。

原形态桃儿七 多年生草本,高40-70cm。根茎粗壮,侧根多数,长15cm,直径2-3mm,外表浅褐色或棕褐色。茎单一,基部有2个膜质鞘。叶2-3,生于茎顶,具长叶柄;叶盾状着生,直径约25cm,掌状3-5深裂至中下部或几达基部,小裂片先端渐尖,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有白色长柔毛。花单生叶腋,先叶开放,粉红色,萼片早落;花瓣6,排成2轮,外轮较内轮为长;雄蕊6,花丝向内弯,基部变宽,花药狭长圆形;子房近圆形,胚珠多数,花柱短,柱头多裂。浆果卵圆形,长3-6cm,被灰粉,熟时红色。种子多数,暗紫色。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0-3000m的山地草丛中或林下。

资源分布:分布于四川、陕西、甘肃、青海、云南、西藏等地。

性状1.性状鉴别 根茎呈不规则结节块状,每一结节类球形,直径0.8-1.2cm,表面棕褐色,有不明显的环节及众多须状根和须根痕。须根圆柱形,直径1-3mm,表面棕黄色,平滑,有细纵纹。质硬,折断面黄色,纤维状,横断面皮部平坦,木质部突起,环状排列,髓部小,约占直径的1/4。气微,味苦。

2.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木栓细胞数至10余列;栓内层可见。皮层宽广,散有根迹维管束。中柱维管束外韧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约等长,韧皮部外侧有部分颓废细胞;形成层明显;木质部主要由导管与薄壁细胞组成。射线宽,细胞可达20列。髓部大,由薄壁细胞组成。根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皮层宽,下皮细胞1列,内皮层凯氏点可见。初生本质部5原型。

化学成分根、根茎分离得鬼臼毒素(podophyllotoxin),4'-去甲基鬼臼毒素,α-盾叶鬼臼素(α-peltatin),β-盾叶鬼臼素,去氧鬼臼毒素,鬼臼毒酮(podophyllotoxone),异鬼臼苦素酮(isopicropodophyllone),4'-去甲基-去氧鬼臼毒素,4'-去甲基鬼臼毒酮,4"-去甲基异鬼臼苦素酮(可能为4'-去甲基鬼臼毒酮的差向异构化产物)及它们的甙类化合物;还含鬼臼苦素(picropodophyllin),去氢鬼臼毒素(dehydropodophyllotoxin),山荷叶素(dinhyllin),山柰酚(kaempferol)及槲皮素(quercetin)。

药理作用1.抗癌作用鬼臼毒素、4'-去甲基鬼臼毒素、α-盾叶鬼臼素、β-盾叶鬼臼素和鬼臼苦素对鸡胚大血管壁的成纤维细胞阻止有丝分裂的最小浓度分别为10-8.5,10-7.7,10-8.5,10-8.5和10-6,其葡萄糖甙活性则小得多。上述5种成分及葡萄糖甙给小鼠腹腔注射对艾氏腹水癌细胞的有丝分裂有阻止作用,甙元的阻止作用比甙更为持久,可能因甙从细胞内消除比甙元更快所致。α-与β-盾叶鬼臼素对L1210白血病、淋巴肉瘤、乳腺癌C3HBA,黑色素瘤S-91、大鼠癌1643和肉瘤37有效。但临床试验均未见明显疗效。鬼臼毒素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主要抑制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但治疗指数低,对人的毒性大,不能口服,只外用于治疗皮肤癌。其衍生物如鬼臼酸乙肼(SP-1)等则毒性较小,可用于临床。

2.抗病毒作用鬼臼毒素、α-和β-盾叶鬼臼素、去氧鬼臼毒素、4'-去甲基鬼臼毒素和鬼臼苦素对羊膜细胞培养的单纯疱疹病毒有抑制作用并有较高的化疗指数。

毒性小鼠腹腔注射鬼臼毒素的LD50为30~35mg/kg,但鬼臼毒素、α-和β-盾叶鬼臼素和4'-去甲基鬼臼毒素的葡萄糖甙,其LD50均在200mg/kg以上。上述4种成分加上鬼臼苦素及它们的葡萄糖甙注入大鼠和豚鼠腹腔,检查其对骨髓、淋巴系统、白细胞、小肠上皮和精子生成作用,发现它们的葡萄糖甙阻止这些器官有丝分裂的毒性作用较甙元小。但大剂量亦可产生腹泻、呕吐和唾液分泌过多,猫对上述作用最敏感,大鼠、豚鼠和狗耐受较好。猫注射氯丙嗪后对上述反应有一些保护作用。

性味苦;微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祛痰止咳。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痛经;脘腹疼痛;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6g;或研末;或泡酒。

注意人服鬼臼树脂所致中毒,其症状通常为呕吐、呼吸兴奋、运动失调和昏迷。《陕西中草药》:"忌生冷和酸味食物。"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花夏枯草

    药材名称白花夏枯草拼音Bái Huā Xià Kū Cǎo别名白甜蜜蜜(《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出处《青海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唇形科植物异叶青兰的全草。于6~7月花开时,采回全

  • 野麦子

    《中药大辞典》:野麦子药材名称野麦子拼音Yě Mài Zi出处《重庆草药》来源为禾本科植物野燕麦的种子。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燕麦草"条。性味甘,温,无毒。功能主治温补,治虚

  • 罗汉果叶

    《中药大辞典》:罗汉果叶药材名称罗汉果叶拼音Luó Hàn Guǒ Yè出处广西来源为葫芦科植物罗汉果的叶片。功能主治治顽癣,痈肿。复方①治顽癣:罗汉果叶捣烂敷局部。②治

  • 止咳菊

    药材名称止咳菊拼音Zhǐ Hāi Jú别名菊花参、孩儿参、土参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川滇女蒿的块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ippolytia delauayi (Franch.ex W. W. Sm

  • 草果

    《中国药典》:草果药材名称草果拼音Cǎo Guǒ英文名FRUCTUS TSAOKO来源本品为姜科植物草果Amomum tsao-ko Crevost et Lemaire 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

  • 牛戳口

    药材名称牛戳口拼音Niú Chuō Kǒu别名老牛锉、千针草、大蓟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野蓟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rsium maackii Maxim. [C. japonicum DC

  • 水折耳

    药材名称水折耳拼音Shuǐ Zhé ěr别名白折耳(《贵州民间药物》)。出处《贵州民间药物》来源为三白草科植物白苞裸蒴的全草。原形态白苞裸蒴,又名:总苞裸蒴。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细弱,长30~

  • 天葵子

    《中国药典》:天葵子药材名称天葵子拼音Tiān Kuí Zǐ英文名RADIX SEMIAQUILEGIAE别名紫背天葵、天葵、天葵草、千年老鼠屎、金耗子屎、夏无踪、散血球来源本品为毛茛科植物

  • 红头翁

    药材名称红头翁拼音Hónɡ Tóu Wēnɡ别名蛆药、地皮消、地皮胶、刀口药来源爵床科芦莉草属植物芦莉草Ruellia drymophila (Diels) Hand.-Mazz.

  • 虾须豆

    《中药大辞典》:虾须豆药材名称虾须豆拼音Xiā Xū Dòu别名土甘草(《广西中药志》)。出处《广西中药志》来源为豆科植物干花豆的根或叶。根,秋、冬采挖;叶,夏、秋采摘,洗净,晒干。原形态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