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桄榔面

桄榔面

《中药大辞典》:桄榔面

药材名称桄榔面

拼音Guānɡ Lánɡ Miàn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棕榈科植物桄榔树干髓部的淀粉。将树干割断,去皮,取髓部晒干,磨粉。

性味《纲目》:"甘,平,无毒。"

功能主治海药本草》:"作饼炙食,补益虚羸乏损、腰脚无力。"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桄榔面

药材名称桄榔面

拼音Guānɡ Lánɡ Miàn

英文名Sugar Palm, Gomuti Palm, Black-fibre Palm, Areng Palm,starch obtained from pith of Gomuti sugarpalm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棕榈科植物桄榔树干髓部的淀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enga pinnata ( Wurmb.) Merr.

采收和储藏:将树干割断,去皮,取髓部晒干,磨粉。

原形态桄榔,乔木状,高5-10m。茎较粗壮,直径15-30cm,有疏离的环状叶痕。叶簇生于茎顶,长5-6m或更长,羽状全裂,羽片呈2列排列,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80-150cm,宽4-5.5cm,顶端有啮蚀状齿,基部有2个不等长的耳垂,下面苍白色;叶鞘粗纤维质,包茎,黑色。肉穗花序腋生,从上往下部抽生几个花序,当最下部的花序上果实成熟时,植株即死亡;总花梗粗壮,下弯,分枝很多,下垂的圆锥花序式,长达1.5m;佛焰苞5-6枚,披针形;花具雄同株;雄花成对着生;萼片3,近圆形,宽约6mm;花瓣3,长圆形,长15-20mm,革质;雄蕊70-80,有的多达100枚以上;雌花常单生:萼片宽过于长,长约4mm;花瓣长1.3cm;子房具3棱。果实倒卵状球形,直径3.5-5cm,具3棱,棕黑色,基部有宿存的花被片。种子3颗,黑色,卵状三棱形。花期6月,果实约在开花后2-3年成熟。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长于温湿地区的石灰岩石山林中。亦有栽培。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广东、海南、广西及云南等地。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补虚。主体虚赢瘦;腰脚无力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作饼食。

各家论述海药本草》:作饼炙食,补益虚羸乏损、腰脚无力。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网眼瓦韦

    《全国中草药汇编》:网眼瓦韦药材名称网眼瓦韦来源蕨类水龙骨科网眼瓦韦Lepisorus clathratus (Clarke) Ching,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河北、山西、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新

  • 驴头

    《中药大辞典》:驴头药材名称驴头拼音Lǘ Tóu出处《千金·食治》来源为马科动物驴的头。功能主治治中风头眩,消渴,黄疸。①《千金·食治》:"头烧却毛,煮取汁,以

  • 桂皮紫萁

    药材名称桂皮紫萁拼音Guì Pí Zǐ Qí英文名asiatica Cinnamon Fern别名牛毛广东、紫萁、贯众出处始载于《长白山植物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萁科植物分株紫萁的根茎。拉丁植物动

  • 天目木兰

    《全国中草药汇编》:天目木兰药材名称天目木兰拼音Tiān Mù Mù Lán来源木兰科头目木兰Magnolia amoena Cheng,以花蕾入药。生境分部浙江、江西。

  • 水将军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将军药材名称水将军别名水莴笋、胃软草、地莴笋来源桔梗科水将军Lobelia colorata Wall. var. baculus E. Wimm.,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

  • 三叶罗伞

    药材名称三叶罗伞拼音Sān Yè Luó Sǎn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三叶柏那参的茎或茎皮。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rassaiopsis tripteris (Levl.)Rehd.[Heptap

  • 桦革裥菌

    药材名称桦革裥菌拼音Huà Gé Jiǎn Jūn别名桦褶孔菌、蘑菇来源药材基源:为多孔菌科真菌桦革裥菌的子实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nzites betulina(L.ex Fr.)Fr.[Ag

  • 胡麻仁

    药材名称胡麻仁来源本品为胡麻科植物胡麻的成熟种子。性味甘,平。归经入肺、脾、肝、肾经。功能主治润燥滑肠,滋养肝肾。用于津枯血燥、大便秘结,病后体虚、眩晕乏力等症。用法用量三钱至一两,打碎,煎服;或炒熟

  • 鹿骨

    《中药大辞典》:鹿骨药材名称鹿骨拼音Lù Gǔ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骨骼。性味《药性论》;"味甘,微热,无毒。"功能主治补虚羸,强筋骨。①《别录》:&q

  • 咳喘木

    药材名称咳喘木拼音Hāi Chuǎn Mù别名石龙脷、竹叶凉伞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狭叶紫金牛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sia filiformis Walker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