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椿皮

椿皮

药材名称椿皮

拼音Chūn Pí

英文名CORTEX AILANTHI

别名臭椿、椿根皮、樗白皮、樗根皮

来源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的干燥根皮干皮。全年均可剥取,晒干,或刮去粗皮晒干。

性状本品根皮呈不整齐的片状或卷片状,长宽不一,厚0.3~1cm。外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有多数突起的纵向皮孔及不规则纵、横裂纹,除去粗皮者显黄白色;内表面淡黄色,较平坦,密布梭形小孔或小点。质硬而脆,断面外层颗粒性,内层纤维性。气微,味苦。干皮呈不规则板片状,大小不一,厚0.5~2cm。外表面灰黑色,极粗糙,有深裂。

鉴别(1) 本品根皮粉末淡灰黄色。石细胞甚多,类圆形、类方形或形状不规则,直径24~96μm,壁厚,或三面较厚,一面较薄,有的胞腔内含草酸钙方晶。纤维直径20~40μm,壁极厚,木化。草酸钙方晶直径11~48μm;簇晶直径约至48μm 。淀粉粒类球形或卵圆形,直径3~13μm。干皮粉末灰黄色。木栓细胞碎片较多,草酸钙簇晶偶见,无淀粉粒。

(2) 取本品粉末10g,加甲醇50ml,加热回流30分钟,趁热滤过。取滤液1ml,蒸干,残渣加冰醋酸1ml 使溶解,再加醋酐-硫酸溶液(19:1)1ml,溶液由黄绿色迅速变为污绿色。

炮制椿皮: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丝或段,干燥。

麸炒椿皮:取椿皮丝,照麸炒法(附录Ⅱ D)炒至微黄色。

性味苦、涩,寒。

归经归大肠、胃、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用于赤白带下,湿热泻痢,久泻久痢,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6~9g。

贮藏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摘录《中国药典》

猜你喜欢

  • 四棱杆

    药材名称四棱杆拼音Sì Lénɡ Gǎn别名香茶菜、山苏子、猛一撒来源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毛叶香茶菜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bdosia japonica(Burm.f.)Hara[Plect

  • 四季春

    药材名称四季春别名狭叶小女贞、马龙女贞来源木犀科四季春Ligustrum malongense B. S. Sun,以全株入药。生境分部云南。性味苦、涩,微凉。功能主治清热消炎,平肝泻火。主治急性传染

  • 黎辣根

    《中药大辞典》:黎辣根药材名称黎辣根拼音Lí Là Gēn别名梨罗根(《中国树木分类学》),红点秤、一扫光、铁包金(《南宁市药物志》),黎头根、琉璃根、土黄柏(《湖南药物志》),马

  • 螳螂跌打

    《中药大辞典》:螳螂跌打药材名称螳螂跌打拼音Tánɡ Lánɡ Diē Dǎ别名硬骨散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天南星科植物石柑子的茎、叶。全年可采。切碎晒干。原形态常绿附生藤

  • 毛山荆子

    药材名称毛山荆子拼音Máo Shān Jīnɡ Zǐ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毛山荆子的果实、叶、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lus manshurica(Maxim.)Kom.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瓦草

    《中药大辞典》:瓦草药材名称瓦草拼音Wǎ Cǎo别名白前(《滇南本草》),滇白前(《植物名实图考》),金柴胡、大牛膝、九大牛(《云南中草药》),青骨藤(《云南中草药选》)。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石竹科

  • 灰叶南蛇藤

    药材名称灰叶南蛇藤拼音Huī Yè Nán Shé Ténɡ来源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灰叶南蛇藤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elastrus glaucophyllus Rehd.et Wils.采收

  • 红皮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皮药材名称红皮拼音Hónɡ Pí别名粘高树、赤血仔、栓叶安息香来源安息香科红皮Styrax suberifolium Hook. et Arn.,以叶、根入药

  • 穿山龙

    《全国中草药汇编》:穿山龙药材名称穿山龙拼音Chuān Shān Lónɡ别名穿地龙、地龙骨、金刚骨、鸡骨头、野山药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

  • 海月壳

    《中药大辞典》:海月壳药材名称海月壳拼音Hǎi Yuè Ké别名明瓦(《闽中海错疏》),蜊壳丬(《本草从新》)。出处《本草从新》来源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的壳。性味《本草从新》:&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