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橘皮竹茹汤

橘皮竹茹汤

金匮要略》卷中: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

别名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陈皮汤(《证治准绳·类方》卷五)

处方橘皮12克竹茹12克大枣5枚生姜9克甘草6克人参3克

功能主治理气降逆,益胃清热。治久病体弱或吐下后胃虚有热,气逆不降,呃逆或呕吐,舌嫩红,脉虚数。

用法用量上药六味,以水一升,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日三次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

《重订严氏济生方》: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

拼音Jú Pí Zhú Rú Tāng

处方茯苓(去皮)橘皮(去白)枇杷叶(拭去毛)麦门冬(去心)青竹茹半夏(汤洗7次)各30克人参甘草(炙)各15克

制法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降逆止呕,和胃清热。治胃热多渴,呕哕不食。

用法用量每服12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

《济生》卷二: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

别名麦门冬竹茹

处方茯苓(去皮)1两,橘皮(去白)1两,枇杷叶(拭去毛)1两,麦门冬(去心)1两,青竹茹1两,半夏(汤洗7次)1两,人参半两,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胃热多渴,呕哕不食。体强新病,未经苦寒攻下,或误投热药滞药,脉见洪数滑实,呃逆声重相连者。

用法用量麦门冬竹茹汤(《医统》卷二十七)。

各家论述医方集解》:此足阳明药也。胃火上冲,肝胆之火助之,肺金之气不得下降,故呕。竹茹枇杷叶、麦门冬皆能清肺而和胃,肺金清则肝气亦平矣;二陈所以散逆气;赤茯苓所以降心火;生姜呕家之圣药;久病虚羸,故以人参甘草大枣扶其胃气也。

摘录《济生》卷二

《麻症集成》卷四: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

处方竹茹麦冬、建曲、鲜斛、炙草、橘红沙参谷芽茯苓、杷叶。

功能主治麻疹胃虚羸瘦,呕逆不已。

用法用量生姜,水煎服。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金匮》卷中: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

别名竹茹汤、陈皮汤、竹茹橘皮

处方橘皮2斤,竹茹2升,大枣30枚,生姜半斤,甘草5两,人参1两。

功能主治伤寒病后虚羸,哕逆不已;或吐利后,胃虚膈热呃逆;或产后呃逆;或四时伤风咳逆。

用法用量竹茹汤(《医学入门》卷七)、陈皮汤(《医学纲目》卷十六)、竹茹橘皮汤(《中国医学大辞典》)。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陈皮竹茹汤”。

各家论述1.《医方考》:橘皮平其气,竹茹清其热,甘草和其逆,人参补其虚,生姜正其胃,大枣益其脾。

2.《成方切用》:此胃虚而冲逆为哕,然非真元衰弱之比,故以参、甘培胃中元气,而以橘皮竹茹,一寒一温,下其上逆之气,以姜、枣宣其上焦,使胸中之阳渐畅而下达,谓上焦因受气于中焦,而中焦亦禀承于上焦,上焦既宣,则中气自调也。

临床应用呃逆:林某,男,34岁。呃逆已十余年,时好时坏,经常发作,曾经治疗无效。此次发作加剧,呃逆频发,恶心吐涎,口渴,上腹部疼痛,大便秘结,小溲短赤,脉弦,舌质红苔黄浊。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呃逆,中医诊为木土不和,肝阳有余,胃阴不足,肝胃火逆而致呃。以橘皮竹茹汤加减:橘皮4.5g,竹茹9g,玉竹9g,麦冬6g,炙草3g,石斛9g,大枣3枚,生姜3片,柿蒂4.5g。二诊,呃逆已减,晚能入眠,胸前痞闷。前方去大枣柿蒂,加生栀子、豆豉除胸脘痞闷,蔻仁宽中理气,连翘清热散结。三诊,呃逆已止,诸症亦瘥,惟心中灼热,脉稍转缓,舌苔微黄。前方倍石斛以养胃阴,加知母滋阴清热泻火。连服三剂,痊愈出院。四个月后追访未再发作。

摘录《金匮》卷中

寿世保元》卷三: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

处方陈皮(去白)3分,人参2钱,甘草(炙)1钱,竹茹1钱,柿蒂1钱,丁香5分。

功能主治因吐利后,胃虚膈热而呃逆者。

用法用量上锉1剂。加生姜5片,大枣2枚,水煎,温服。

身热发渴,加柴胡黄芩,去丁香

摘录寿世保元》卷三

《金鉴》卷六十二: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

处方橘红2钱,竹茹3钱,生姜1钱,柿蒂7个,人参1钱,黄连1钱。

功能主治溃疡,胃火上逆气冲,以致时时呃逆,身热烦渴,口干唇焦,此热呃也。

用法用量水2钟,煎8分,空心温服。

摘录《金鉴》卷六十二

《活人书》卷十六:橘皮竹茹汤

药方名称橘皮竹茹汤

处方橘皮2两,竹茹1升,甘草2两(炙),人参半两,半夏1两(汤洗)。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哕逆,呃逆,妊娠恶阻。

用法用量每服5钱,加生姜6片,大枣1枚,以水2大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3次。

摘录《活人书》卷十六

猜你喜欢

  • 加减解毒活血汤

    药方名称加减解毒活血汤处方连翘3钱,柴胡2钱,葛根2钱,生地5钱,当归钱半,赤芍3钱,桃仁8钱(去皮尖,杵碎之),红花5钱,川朴1钱,甘草2钱。功能主治鼠疫。用法用量水1碗半,先用大罐煎合沸数,1、2

  • 鸡子沐汤

    药方名称鸡子沐汤处方新生乌鸡子3枚。功能主治令发生,去白屑风痒。主头风,搔之白屑起。用法用量上以5升沸汤扬之,使温温,破鸡子纳中,搅令匀,分为3次沐。摘录《外台》卷三十二引《集验方》

  • 款花清肺散

    药方名称款花清肺散处方人参1两,甘草(炙)1两,甜葶苈(生)1两,白矾(枯)1两,款冬花1两,御米壳4两(醋炒),(一方加乌梅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咳嗽喘促,胸膈不利,不得安卧。用法用量本方方名

  • 冰硫散

    药方名称冰硫散处方硫黄1两,樟冰2钱,川椒2钱,生矾2钱。功能主治风湿凝聚而生钮扣风,久则搔痒如癣。用法用量上为末,先用白萝卜1个,抠空其内,将药填满,复将原皮盖之,湿纸包3-4层,灰火内煨半时许,待

  • 定痛明目饮

    药方名称定痛明目饮处方生地5钱,龟版3钱,当归3钱,白芍1钱5分(炒),石斛1钱,丹皮1钱,菊花1钱,夏枯草1钱,羚羊角(水磨,冲入)。功能主治头痛,目生翳膜,红肿如破。用法用量加桑叶5片,煎,好童便

  • 换肠丸

    《御药院方》卷七:换肠丸药方名称换肠丸处方御米壳1两(去隔蒂,碎,微炒,净秤),木香1两,诃子皮1两,白芍药1两,甘草(炒)1两,当归(去芦头,炒)1两,人参1两,白术1两半,白茯苓(去皮)1两半。制

  • 家传加味胃苓丸

    药方名称家传加味胃苓丸处方苍术(制)、厚朴(姜制)、陈皮、白术、猪苓、泽泻、香附(酒浸,炒)、神曲(炒)、白茯苓各等分,炙甘草减半。制法上为末,荷叶煮粳米糊为丸。功能主治导饮消食。主用法用量米饮送下。

  • 家秘木通羌活汤

    药方名称家秘木通羌活汤处方木通、桔梗、羌活、荆芥。功能主治太阳里热不得卧,身热汗出,口渴引饮,小便不利。摘录《症因脉治》卷三

  • 铁弹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铁弹丸药方名称铁弹丸处方乳香(另研)没药(另研)各30克川乌头(炮,去皮、脐,为末)45克麝香(细研)3克五灵脂(酒浸,淘去砂石,晒干为末)120克制法先将乳香,没药子阴凉处

  • 藿香丸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藿香丸药方名称藿香丸处方藿香木香各45克半夏(汤洗去滑)60克丁香槟榔(锉)各23克白术30克荜澄茄红豆蔻(去皮)各15克制法上药八味,捣罗为末,酒煮面糊和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