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款冬花散

款冬花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去梗)、知母桑叶(洗焙),各十两;半夏(汤洗七遍.姜汁制)、甘草,各二十两;麻黄(去根.节)四十两,阿胶(碎炒如珠子)、杏仁(去皮.尖.麸炒)、贝母(去心.麸炒),各二十两。

炮制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治寒壅相交,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实涎盛,喉中呀呷,鼻塞清涕,头痛眩冒,肢体倦疼,咽嗌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二钱,水一盏,入生姜三片,同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别名款冬花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处方款冬花(去梗)知母桑叶(洗,焙)各300克半夏(汤洗七遍,姜汁制)甘草(爁)各600克麻黄(去根、节)1.2千克阿胶(碎,炒如珠子)杏仁(去皮,尖,麸炒)贝母(去心,麸炒)各600克

制法上药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宣肺清热,润肺止咳。治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实施盛,喉中呀呷,鼻流清涕,头痛眩晕,肢体倦疼,咽嗌肿痛。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入生姜3片,同煎至100毫升,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局方》卷四: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别名款冬花汤、款花散、款冬散

处方款冬花(去梗)10两,知母10两,桑叶(洗,焙)10两,半夏(汤洗7遍,姜汁制)20两,甘草(爁)20两,麻黄(去根节)40两,阿胶(碎,炒如珠子)20两,杏仁(去皮尖,麸炒)20两,贝母(去心,麸炒)20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寒热相交,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实涎盛,喉中呀呷,鼻塞清涕,头痛眩冒,肢体倦疼,咽嗌肿痛。

用法用量款冬花汤(《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款花散(《奇效良方》卷三十)、款冬散(《杏苑》卷五)。方中桑叶,《奇效良方》作“桑根白皮”。

摘录《局方》卷四

《圣惠》卷十四: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别名款冬花

处方款冬花半两,桑枝1两半(锉),紫菀半两(洗,去苗土),獭肝3分(微炙),蛤蚧3分(涂酥,炙微黄),桔梗半两(去芦头),贝母半两(煨令微黄),赤芍药3分,赤茯苓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后肺痿劳嗽,唾如牛涎,日夜数升,坐卧不安,胁下痛。

用法用量款冬花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摘录《圣惠》卷十四

《圣惠》卷七十四: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半两,麻黄(去根节)半两,贝母(煨微黄)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桑根白皮(锉)半两,紫菀(去苗土)半两,旋覆花1两,石膏1两,白前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妊娠心膈痰毒壅滞,肺气不顺,咳嗽,头疼。

用法用量普济方》有白术,无白前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去梗)1两,阿胶(炒燥)1两,天南星(锉,炒)3分,恶实(炒)1分,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

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半两,黄耆(锉)1两半,升麻1两,赤小豆1两1分,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1分,苦参1两1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瘭疽。手足累累如米起,色白刮之汁出,愈后复发。

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加至2钱匕,空心温酒调服,每日2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普济方》卷三八七: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知母、贝母、阿胶(炒)、甘草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小儿久新咳嗽,气急不食。

用法用量3岁儿每服1钱,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别名款花散

处方款冬花(新者)。

制法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久咳嗽。

用法用量款花散(《奇效良方》卷三十)。《御药院方》本方用法:于密室中如香焚之,烟起以笔管吸其烟则咽之;或坐卧处如香焚之不吸亦妙。重病数日见效,轻者便效。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傅氏活婴方》: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葶苈1钱,杏仁1钱,甘草1钱,款冬花(蜜炒)1钱。

制法上为末。

功能主治小儿咳嗽。

用法用量干柿沙糖煎汤调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八七引《傅氏活婴方》

杨氏家藏方》卷八: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人参(去芦头)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五味子半两,马兜铃半两,款冬花半两,贝母(炮)半两,知母半两,柴胡(去苗)半两,苦葶苈(微炒)半两,甘草(炒)半两,细辛(去土叶)半两,陈橘皮(去白)半两,杏仁4两(炒,去皮尖),肉桂(去粗皮)1两,鳖甲1两(醋炙)。

功能主治肺经积寒,咳嗽涎多,上气喘急,发热自汗。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5片,乌梅1枚,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八

《外台》卷九引《删繁方》: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6分,当归6分,桂心7分,芎?7分,五味子7分,附子(炮)7分,细辛4分,贝母4分,干姜8分,干地黄8分,白术5分,甘草(炙)5分,杏仁(去皮尖)5分,紫菀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肺偏损,胸中虚,肺偏痛,唾血气咳。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款冬散”。

注意忌生葱、生菜、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猪肉芜荑

摘录《外台》卷九引《删繁方》

《圣惠》卷十二: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3分,紫菀(去苗土)3分,生干地黄3分,百部3分,赤茯苓3分,甘草(炙微赤,锉)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伤寒咳嗽,喘息不得。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二

《圣惠》卷十五: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1两,天门冬3分(去心),黄耆1两(锉),石膏1两半,紫菀1两(去苗土),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3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时气发热。咳嗽烦躁,或时时气喘。

用法用量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五

《圣惠》卷七十八: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半两,贝母(煨微黄)半两,桔梗(去芦头)半两,紫菀(洗,去苗土)半两,旋覆花半两,五味子半两,海蛤半两,天门冬(去心,焙)半两,赤茯苓半两,汉防己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妇人产后咳嗽,涕唾稠粘,胸膈壅闷,喘息不调,四肢无力。

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八

《圣惠》卷四十二: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3分,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紫菀3分(洗,去苗土),木通1两(锉),桔梗1两(去芦头),马兜铃3分,赤茯苓3分。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上气肺壅,喘息不利,咽喉作水鸡声。

用法用量每服4钱,以水1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四十二

御药院方》卷五:款冬花散

药方名称款冬花散

处方款冬花1两,紫菀(去苗土)1两。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咳嗽,痰涎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4钱,水1大盏,加生姜5片,同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御药院方》卷五

猜你喜欢

  • 麻雀粥

    药方名称麻雀粥处方雀儿5只(如常治),粟米1合,葱白3茎。功能主治壮阳暖肾益精。主中老年太阳虚羸弱,阳痿,肾虚多尿,腰酸怕冷等证。用法用量先炒雀熟,入酒1合,煮少时,入水2盏半,下葱,米,作粥食。摘录

  • 加减八物汤

    《万病回春》卷六:加减八物汤药方名称加减八物汤处方当归6克,川芎6克,白术6克,酒炒白芍6克,生地黄6克,人参(去芦)6克,茯苓6克,山药6克,酒炒杜仲6克,炒香附6克,甘草3克,乌梅1个。功能主治补

  • 冰糖天烛子

    药方名称冰糖天烛子处方南天烛子10~15克冰糖15克制法南天烛子于秋季果实成熟时或至次年春季采收,晒干后备用。每日取南天烛子10~15克,放入搪瓷杯内,加水适量煎汤,待煎沸5~7分钟后,加入冰糖15克

  • 苦杖散

    《普济本事方》卷十:苦杖散药方名称苦杖散别名地髓汤(《世医得效方》卷八)。处方苦杖根(即杜牛膝,多取洗净,碎之)30克功能主治治妇人诸般淋。用法用量水1升,煎至200毫升,去滓,用麝香、乳香少许研调下

  • 查术膏

    药方名称查术膏处方白术、查肉、陈皮、甘草。功能主治脾虚多食,停积成痢。用法用量煎膏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五退散

    药方名称五退散处方蝉蜕(洗)蛇蜕(醋煮)荆芥穿山甲(烧存性)川乌(炮,去皮)粉草各15克蚕蜕7.5克猪蹄蜕7.5克(微炒)制法上药研为细末。功能主治活血祛风,消肿止痛。治脾受风热,倒睫卷毛,常流眼泪,

  • 栀子解郁汤

    药方名称栀子解郁汤处方黑山栀6克瓜蒌果1个(切)连翘6克薄荷3克葛根6克 苏梗4.5克 豆鼓10克郁金6克 淡竹叶20张白茅根15克功能主治治风热内郁,胸脘烦闷,心神焦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醇剩

  • 二妙丹

    《痘疹会通》卷四:二妙丹药方名称二妙丹处方明雄黄2两,雌黄2钱,豆腐1块(4寸厚,方圆4寸)。功能主治痘疔。用法用量豆腐中掘1孔,约1寸深,将雌黄先入底下,次入雄黄于孔上,外用豆腐塞口,如有余缝,再加

  • 加味祛邪补气散

    药方名称加味祛邪补气散处方诃子、豆蔻、浙贝、花粉、硼砂、麦冬、乌梅、白芷、首乌、僵蚕、丁香、芡实、紫河车、莲肉(为引)。功能主治阴寒不和,脾气不收,吐泻并作。摘录《痘疹会通》卷三

  • 解带散

    《古今医鉴》卷十一:解带散药方名称解带散处方归身1钱半,川芎8分,白芍(酒炒)1钱2分,白术(炒)1钱2分,苍术(米泔浸,炒)1钱,香附(醋炒)1钱,丹皮(酒洗)1钱,茯苓(去皮)1钱,陈皮(去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