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材>水皂角

水皂角

药材名称水皂角

拼音Shuǐ Zào Jiǎo

别名关门草、山梅豆(《东北药植志》),金豆子(《贵州民间方药集》),水通(《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山扁豆(《贵阳民间药草》),山茶叶(《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贵州民间方药集》

来源为豆科植物豆茶决明全草。夏季采收,晒干。

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被毛。双数羽状复叶,互生,长5~10厘米,小叶8~35对;小叶片线状矩圆形,长5~9毫米,两端稍呈斜形,先端短尖;托叶1对,披针形,先端钻形,宿存。花黄色,腋生,1~2朵;花梗短,长5~10毫米;苞片1对,线状披针形;萼片5深裂,裂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表面被细毛;花瓣5,倒卵形,长4~7毫米;雄蕊4;雌蕊1,荚果扁平,长圆状线形,长3~5厘米,密被灰黄色毛,具种子6~12枚。种子扁平,菱方形,浅黄棕色,长约3毫米。花期7~8月。果期8~9月。

本植物的种子(水皂角子)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生境分部生于林缘草地、路边。分布东北、河北、山东、浙江、江西、四川、贵州等地。产于贵州、四川等地。

性状干燥全草,茎枝圆形,呈棕黄色,基部灰黑色,表面有纵纹及疣状皮孔,呈黄白色;质硬易折断,断面色白,松泡中空。叶多卷缩,或脱落,棕绿色或灰绿色;质脆易碎。残存荚果呈棕褐色。气微,味淡。

性味甘苦,平。

①《贵阳民间药草》:"甘,寒,无毒。"

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微苦,平。"

功能主治清肝明目,和脾利水。治目花,夜盲,偏头痛,水肿,脚气,黄疸。

①《贵州民间方药集》:"利尿,泻热,镇咳,补肾虚,清心,明日。"

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和脾消胀。治黄疸。"

③《贵阳民间药草》:"清肝,明目。"

④《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尿,健胃通便。治水肿,肾炎,口渴,咳嗽,慢性便秘。"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

复方①治夜盲:山扁豆茎叶粉末二钱,煮猪肝或用蜂糖调服。一方以山扁豆茎叶二两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②治半边头痛:山扁豆茎叶、头晕药各一两,青鱼胆草五钱。煎水服。(《贵阳民间药草》)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大头陈

    《全国中草药汇编》:大头陈药材名称大头陈拼音Dà Tóu Chén别名地松茶、黑头草、石辣来源为玄参科毛麝香属植物球花毛麝香Adenosma indianum (Lour.) Merr.,以全草入药。

  • 桃根

    《中药大辞典》:桃根药材名称桃根拼音Táo Gēn别名桃树根(《圣惠方》)。出处《证类本草》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原形态植物形态详"桃仁"条。性味

  • 地枇杷

    药材名称地枇杷别名地瓜藤、地石榴、地胆紫、霜坡虎、地棠果、地板藤来源为桑科榕属植物地枇杷Ficus tikoua Bur.以全株入药。全年可采,切细晒干备用。性味苦,微甘,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小

  • 瓦松

    《全国中草药汇编》:瓦松药材名称瓦松拼音Wǎ Sōnɡ别名瓦花、瓦塔、狗指甲来源为景天科瓦松属植物瓦松Orostachys fimbriatus (Turcz.)Berg.和瓦花O. japonicu

  • 倒爪草

    药材名称倒爪草拼音Dǎo Zhuǎ Cǎo别名倒打草、道爪草、牛含水、牛汗水、牛哈水、紫花秧、多德草、刺儿草来源玄参科野胡麻Dodartia orientalis L.,以根或全草入药。果期采收,晒干

  • 芙蓉菊根

    《中药大辞典》:芙蓉菊根药材名称芙蓉菊根拼音Fú Rónɡ Jú Gēn出处《福建中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芙蓉菊的根。化学成分根和茎中含蒲公英赛醇乙酸酯、蒲公英赛酮和蒲公英

  • 密花角蒿

    药材名称密花角蒿拼音Mì Huā Jiǎo Hāo英文名root of Compact Incarvillea别名密毛角蒿、红花角蒿、角蒿出处始载于《青藏高原药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密生

  • 峨眉蕨贯众

    药材名称峨眉蕨贯众拼音é Méi Jué Guàn Zhònɡ别名贯众来源药材基源:为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unathyrium acrostichoides(Sw.)Chi

  • 钗子股

    《全国中草药汇编》:钗子股药材名称钗子股拼音Chāi Zǐ Gǔ别名牛角兰、寄生兰、鹿角草、吊竹来源为兰科钗子兰属植物钗子股Luisia hancockii Rolfe.,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散风祛痰

  • 白仙茅

    药材名称白仙茅拼音Bái Xiān Máo别名细叶刺参、刺参来源药材基源:为川续科植物大花刺参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orina nepalensis D.Don var.delavayi(F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