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三。指因寒所致的心痛。症见心痛绵绵不休,喜暖喜按,肢冷,溺清不渴,脉迟微细。治宜温化为主。《杂病源流犀烛·心病源流》:“外受寒,当温散;内受寒,当温利;久则寒必郁,当疏解
①肺气实而声音嘶哑的病理。多由于感受外邪而致。有寒热之分:①外感风寒,内遏于肺,寒气凝滞,肺气失宣,开合不利,可突然声音嘶哑。②风热燥邪,灼伤肺阴,或寒郁化热煎熬津液,痰热交阻,肺失清肃,亦见声音嘶哑
证名。指发斑见红赤色。见《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其中又以赤而红者为轻,紫赤者为重。《寿世保元·斑疹》:“若斑发赤红为胃热。”《温疫论补注》:“温疫发斑……稠密紫赤者凶。”《医学入门·赋杂症》以黑膏
病证名。指头痛之偏于一侧者。又名偏头痛、边头风。《丹溪心法·头风》:“偏头风,在左而属风者。”《张氏医通·诸痛门》:“偏头风者,其人平素先有湿痰,加以邪风袭之,久而郁热为火,总属少阳厥阴二经。有左痛忽
见《生草药性备要》。为向天盏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即痘疮所致的眼外障。《秘传眼科龙木论》:“此眼初患之时,不论大小,须患斑疮一度,疮子患时,觉入眼中,……疼痛泪出,赤涩,怕日难开,肿硬,翳如银色。”即痘疮入眼,详该条。
养生学著作。1卷。清·潘蔚辑,刊于1858年。本书系辑录《十二段锦》、《分行外功诀》(心、身、面、耳、目、口、舌、齿、鼻、手、足、肩、背、腹、腰、肾)、《内功静坐气功图说》、《易筋经》及《却病延年法》
病名。《疮疡经验全书》卷五:“此症上下生之,其形虽一,而中间皮好,但内肉溃烂,初起红色,亦不大痛,日渐溃烂。此症之来,六气七情所感,严寒酷暑所遇,积毒于脏腑,或年老男妇性度怡默而亦患此者,恐平居坐卧湿
病证名。《叶氏女科证治》:“形瘦经少,此气血弱也。宜服加味四物汤(四物汤加人参、香附、甘草、生姜、大枣)。”
【介绍】:元代医家。撰有《注释素问玄机原病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