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详十三指形条。
【介绍】:见汪副护条。
见《中药材手册》。为蟾蜍皮之别名,详该条。
见《兰台轨范》卷七。即半夏汤第一方,见半夏汤条。
小儿脾胃怯弱,乳食易伤。《证治准绳》乳令儿病:“喜乳,涎喘生惊。怒乳,疝气腹胀。寒乳,奶片不化。热乳,面黄不食。气乳,吐泻腹胀。病乳,能生诸疾,令儿黄瘦骨蒸,盗汗嗞煎夜哭。壅乳,吐逆生痰。魃乳,腹急脏
出《南方草木状》。为素馨花之别名,详该条。
【生卒】:十五世纪上半叶【介绍】:明代医家。浙江衢县人。世医出身,晚年贯通医术,尤其精于小儿科,医理主要宗钱乙,编成《袖珍小儿方》10卷。
指第六胸椎。《素问·刺热篇》:“六椎下间主脾热。”
见《浙江中药手册》。为浙贝母之药材名,详该条。
小便的别称,详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