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出《外科启玄》卷七。由肝经湿热下注而成。症见阴囊处起粟作痒,破流脂水,甚至肿痛,反复发作,缠绵不愈。治则清肝利湿。内服龙胆泻肝汤加减。外搽黄柏散或苏叶研细外撒。相当于慢性阴囊湿疹。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四方。棉子八两,升麻、炮姜各四钱,白术一两,半夏八钱。为末,砂糖炒烊和丸,每服二钱,空腹米汤送下。治感伤寒冷而成寒积,腹中疼痛,喜按,喜暖,口吐清水。
见医药丛书条。
即肛门。详该条。
病证名。①指外感寒邪,客于肌表,小儿体弱不胜其邪,发为抽搐者(《小儿卫生总微方论》)。②病虽见搐抽者,目上视,但牙关不紧闭,口无痰涎者,为“假搐”(《东医宝鉴》)。③“发热抽掣,少时掣定,神气清爽,能
《外科精要》方。犀角、琥珀各一钱,人参、朱砂、茯神(一作茯苓)、酸枣仁各二钱,冰片一字(一作一分)。为末,用蜜收膏,每服弹子大一块,麦门冬煎汤化下,日五次。治咽喉口舌生疮。
①指独有阴气而无阳气。②即脉之有阴无阳,属无胃气的真脏脉。《素问·阴阳类论》:“专阴则死。”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即附地菜,详该条。
【介绍】:见冯时可条。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方。胆南星、黄连各一两,牛黄二钱,当归身、甘草、朱砂各半两。为细末,汤浸蒸饼为丸,绿豆大,每服五十丸,临卧唾津咽下。治舌纵口角流涎不止,口目斜,手足痿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