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滴耳油

滴耳油

医宗金鉴》卷六十五:滴耳油

药方名称滴耳油

处方桃仁(研烂,拧油去滓,得油3克)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主耳疳。耳内闷肿出脓。

用法用量冰片0.6克。每用少许,滴于耳内。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五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滴耳油

药方名称滴耳油

处方桃仁油2钱,冰片2分,麝香1分。

制法冰片麝香研极细与胡桃仁油搅匀,装瓶。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主耳内生疮,流脓流水,肿痛作痒。

用法用量先将耳内脓水拭净,每用2-3滴,滴入耳内。

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

《金鉴》卷六十五:滴耳油

药方名称滴耳油

处方桃仁(研烂,取油)1钱。

功能主治消肿生肌。主耳疳出脓。

用法用量冰片2分。每用少许,滴入耳内。

摘录《金鉴》卷六十五

猜你喜欢

  • 返元汤

    药方名称返元汤处方当归5钱,川芎3钱,五灵脂钱半,桃仁钱半,大黄2钱,芍药1钱,肉桂6分,人参5分。功能主治产后恶露上逆,神昏不省,二便不通,脉洪。用法用量水煎,加童便、沙糖、酒送服。摘录《简明医彀》

  • 加味八将丹

    药方名称加味八将丹处方穿山甲7片(炙),全蝎7个,蝉衣7个,僵蚕6条,蜈蚣各6条(炙),五倍子3钱,腰黄3钱,冰片5分,西黄5分,麝香3分,公丁香1钱5分,母丁香1钱5分。制法上为极细末。功能主治拔毒

  • 补气温疳丸

    药方名称补气温疳丸处方肉豆蔻1两(面裹煨,候面熟再炙干用),使君子仁1两(面裹如前法),缩砂仁3分,诃子皮半两。制法上为细末,水和成剂,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补虚羸,退疳气,进饮食,生肌肉。主用法用量

  • 参茸卫生丸

    《丸散膏丹集成》:参茸卫生丸药方名称参茸卫生丸处方人参1两,毛鹿茸2两,沉香1两,肉桂1两,茯苓1两,山药1两,制首乌1两,肉苁蓉1两,鹿角胶1两,炙甘草5钱,炒远志5钱,炒杜仲1两,巴戟肉1两,枸杞

  • 益脾饼

    药方名称益脾饼处方白术120克干姜60克鸡内金60克 熟枣肉250克制法上药四味,白术、鸡内金皆用生者,每味各自轧细焙熟,再将干姜轧细,共和枣肉同捣如泥,作小饼。功能主治温中益脾。治脾胃寒湿,饮食减少

  • 和中饮

    《医学正传》卷三:和中饮药方名称和中饮处方陈皮1钱,白术1钱,茯苓1钱,白芍药1钱,草果仁7分,甘草3分,陈仓米2钱,砂糖3钱,粟壳(醋炙)1钱5分,乌梅1个。制法上细切,作1服。功能主治补中健脾,止

  • 补气和中汤

    《证治汇补》卷七:补气和中汤药方名称补气和中汤处方补中益气汤加苍术、黄柏、白芍、茯苓。功能主治痿躄。摘录《证治汇补》卷七《揣摩有得集》:补气和中汤药方名称补气和中汤处方黄耆5钱,洋参1钱,归身3钱(土

  • 九宝饮

    《丹溪心法附余》卷十六:九宝饮药方名称九宝饮处方当归、白芷、甘草、瓜蒌、黄芩、生地黄、赤芍药、熟地黄、川芎各等分。功能主治痈疽,脏腑闭涩者。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酒共1钟半煎,分病上下,食前食后服。摘

  • 扶桑浴目方

    药方名称扶桑浴目方处方桑叶(干者为佳)不拘多少。功能主治祛风靖火,去湿明目。主凡眼目赤肿不甚,而眼眶赤烂多泪者。用法用量煎汤,时时温洗之。摘录《医林纂要》卷十

  • 樗皮散

    《本草纲目》卷三十五引《仁存堂方》:樗皮散药方名称樗皮散处方樗根白皮3钱。功能主治下血经年。用法用量用水1盏,煎至7分,入酒半盏服。摘录《本草纲目》卷三十五引《仁存堂方》《医学六要·治法汇》卷一:樗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