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漏睛

漏睛

病名。见《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三。又名目脓漏漏睛脓出漏睛眼热积必溃之病窍漏证、眥漏症。《证治准绳·杂病》:“眥头结聚生疮,流出脓汁或如涎水,粘睛上下,不痛,仍无翳膜。此因心气不宁,并风热停留在睑中,宣服五花丸白薇丸。”类今之慢性泪囊炎。经年不愈者,宜手术治疗。若心经热毒结聚生疮,在内眥睛明穴附近隆起红痛肿核,甚至身发寒热者,又为漏睛疮,参见该条。

猜你喜欢

  • 神珠将反

    病证名。见《证治准绳·杂病》。指目珠偏斜一侧而不能转动者。“神珠将反者,谓目珠不正,虽欲转而不能转,乃风热攻脑,筋络牵急,弔偏神珠,是以不能运转”(《张氏医通》卷八)。相当于今之麻痹性斜视,参见目偏视

  • 胜湿汤

    ①《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卷十五方。苍术、羌活、防风、甘草、黄柏、黄连、猪苓、泽泻。水煎服。治暑湿下利,及胃家有湿滞而多唾等症。②《类证治裁》卷二方。苍术、厚朴、半夏、藿香、陈皮、甘草、生姜。水煎服。

  • 香橘散

    《张氏医通》卷十四方。小茴香(盐水炒)五钱,橘核(去壳研,压去油)、炒山楂肉、大茴香(盐水炒)各一两。为末,每服三至四钱,空腹温酒调下。治睾丸偏堕。如睾丸肿大痛甚,左右移换者,加木香、沉香各三钱,川楝

  • 远节段取穴

    选穴法的一种。指选用的穴位与病痛或手术部位不属于同一或邻近的脊髓节段所支配。如头部疾患或颅脑手术选取下肢部穴位等是。

  • 打鼓子

    见《云南中草药选》。为千金子之别名,详该条。

  • 靳邵

    【介绍】:晋代医生。一作靳邵。精于经方本草,但迎合服食之风制五石散,为封建统治阶级士大夫所推重。

  • 经来遍身浮肿

    病证名。见《叶氏女科证治》。即经行浮肿。详该条。

  • 外丹

    古代藉服用炼成的丹药和其它药物以求长生,这些药物统称外丹。

  • 口咸

    指口内有咸味的感觉。《医学正传·口病》:“肾热则口咸。”《张氏医通》卷七:“口咸,肾液上乘也。六味地黄丸,加五味乌鲗骨。”《奇效良方·口舌门》:“五脏之气偏,由是诸疾生焉。且咸则为寒。”属虚寒者,用附

  • 桂圆肉

    见《药品化义》。为龙眼肉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