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草药手册》。为栗毛球之别名,详该条。
见潜斋简效方条。
附于耳孔附近的小毛。有防止异物进入外耳道的作用。
证名。疳疾引起双目昏矇,视物模糊的证候。属疳热上犯于目而致。治法详见疳眼条。或用二百花草膏(《串雅内编》:“羊胆汁、蜂蜜,蒸丸)。
证名。又名神祟疼痛。本证眼外观无红赤肿胀,突然疼痛,如针刺如火灼,时作时止。《银海精微》:“痛如神祟,旧无根基,只因痛甚怪异,或日痛而夜愈,或夜痛而日愈,如艾之灸,针之刺,忽来忽往,无踪无迹,号曰痛如
病证名。指泄泻之久延时日而不愈者。《寿世保元·泄泻》:“大抵久泻,多由泛用消食利水之剂,损其真阴,元气不能自持,遂成久泻。”《张氏医通·大小府门》:“久泻,谷道不合,或脱肛,乃元气下陷,大肠不行收令而
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见《福建中草药》。为木槿花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刘元宾条。
即主药、辅药、佐药、使药。详君臣佐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