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熊立品

猜你喜欢

  • 黑子

    病名。出《外科正宗》卷四。即面黑子。详该条。

  • 酸浆草

    出《履岩本草》。即酢浆草,详该条。

  • 胃气虚热

    病证名。又名胃虚热。①胃气虚弱而引起的发热。《小儿药证直诀》:“发热而不欲饮水者,胃气虚热也。用白术散。”若见于热病后期,兼有口干、舌燥者,宜养胃生津,用竹叶石膏汤加减。②“吐泻昏睡,露睛者,胃虚热”

  • 摩挱(suō 梭)

    即按摩。参见摩娑条。

  • 人面果

    见《广西本草选编》。为人面子之别名,详该条。

  • 猴耳草

    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为寻骨风之别名,详该条。

  • 御药院直长

    金代医官职称。承办帝王服用汤剂药物等事的官吏,官阶正八品。参见御药院条。

  • 山香菜

    见南京药学院《中草药学》。为藁本之别名,详该条。

  • 张汝珍

    【介绍】:晚清医家。字子培。四川成都人。长于瘟病,认为温病之名愈多,其诊治之法,愈不易明确,主张求诸简化,故撰《春温三字诀》(1861刊行)。

  • 内钓

    病证名。出《幼科发挥》。惊风的一种证型。临床以内脏抽掣,腹痛多啼为特征。多由内伤寒冷所致。因寒则拘急,内脏掣痛。明·陈治《幼幼近编》:“内钓属脾胃虚寒,寒主收引,故伛偻拳曲,腹痛多啼,唇黑囊肿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