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啮者,咬也。系指自咬其舌。《灵枢·口问》:“少阴气至则啮舌,少阳气至则啮颊,阳明气至则啮唇矣。”《黄帝内经灵枢集注》:“齿者,肾气之所生也,少阴之脉挟舌本,少阳之脉循于颊,阳明之脉,挟口环唇下
【介绍】:见缪希雍条。
见《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为野木瓜之别名,详该条。
即邱处机。见该条。
出《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五。即疿疮。详该条。
见《本草纲目拾遗》。即橘络,详该条。
古病名。指食不知饱,肌瘦、腹大而多泄的证候。《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小儿有嗜食,食已仍不知饱足,又不生肌肉,但其腹大,其大便数而多泄,亦呼为豁泄,此肠胃不守故也。”治宜健脾益气。用参苓白术散。
【介绍】:见何偁条。
病名。出《外科理例》卷一。即左右串。见该条。
类中风病证之一。怒则气上,因暴怒则肝气上逆,血随气溢而引起的类中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