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犀角汤

犀角汤

外台秘要》卷二引《小品方》:犀角汤

药方名称犀角汤

处方黄柏4.5克黄芩4.5克白头翁3克黄连6克当归3克牡蛎4.5克(熬)犀角(屑)1.5克艾叶1.5克石榴皮4.5克桑寄生3克甘草3克(炙)

制法上十一味,切。

功能主治凉血解毒,清肠止痢。治热毒深入血分,下痢脓血,赤多白少,腹痛,里急后重,身有壮热者。

用法用量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服。

注意服药期间,忌食猪肉、冷水,海藻菘菜

备注方中犀角凉血解毒为君;白头翁黄连黄柏黄芩即《金匮要略白头翁汤去秦皮黄芩,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臣;艾叶当归、寄生理气和血,石榴皮涩肠止痢,甘草调和诸药,为佐使。诸药合用,共奏凉血解毒,清肠止痢之功。

摘录外台秘要》卷二引《小品方

备急千金要方》卷八:犀角汤

药方名称犀角汤

别名《千金》犀角散(《张氏医通》卷十四)。

处方犀角6克羚羊角3克前胡栀子黄芩射干各9克大黄升麻各12克 豆豉9克

制法上九味,哎咀。

功能主治治热毒流入四肢,历节肿痛。

用法用量以水1.8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分三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八

猜你喜欢

  • 五加减正气散

    药方名称五加减正气散处方藿香梗6克 广皮5克茯苓块9克厚朴6克大腹皮5克谷芽3克苍术6克功能主治治秽湿着里,脘闷便泄。用法用量水1升,煎煮至400毫升,日再服。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 地榆黄连散

    药方名称地榆黄连散处方地榆半两(微炙,锉),黄连半两(去须,微炒),木香半两,当归3分(锉,微炒)。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小儿赤白痢,不欲饮食,四肢瘦弱。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

  • 调中化痢丸

    药方名称调中化痢丸处方黄连1两,白头翁1两,大黄4两,山楂4两,槟榔3两,厚朴(炙)5钱,木香4钱,小枳实(炒)8钱。制法共研为细粉,过罗,用冷开水泛为小丸,每16两用滑石3两5钱为衣闯亮。功能主治顺

  • 黄龙丸

    《丹溪心法》卷一:黄龙丸药方名称黄龙丸处方雄黄15克硫黄消石各30克滑石明矾各15克 好面120克制法上药为末,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一切暑毒。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白汤下。摘录《丹溪心法》卷一

  • 加味胜湿汤

    药方名称加味胜湿汤处方羌活、独活、藁本、防风、蔓荆子、川芎、苍术(泔浸,炒)、黄柏(酒炒)、荆芥、甘草(炙)。功能主治项颈强痛。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发热恶寒有外邪者,加麻黄、桂枝;腰痛沉沉者,加熟

  • 鼓皮汤

    药方名称鼓皮汤处方败鼓皮3分(炙令黄,锉),苦参1两(锉),蘘荷根1两。制法上为粗散。功能主治小儿中蛊毒。腹内如石,面目青黄,小便淋沥,变易无常。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3分,去滓温服,1日

  • 构皮汤

    药方名称构皮汤处方构木白皮(切)5合,赤小豆4合,赤茯苓(去黑皮)1两半。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小儿肿满。用法用量5-6岁儿每服1钱匕,水7分,煎至4分,去滓温服,1日2次。摘录《圣济总

  • 没乳丸

    药方名称没乳丸处方乳香没药桃仁滑石木香槟榔制法研末为丸。功能主治治瘀血痢。用法用量苏木煎汤下。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 必效散

    《圣济总录》卷六:必效散药方名称必效散别名海神散(《杨氏家藏方》卷十四)。处方鳔胶(白色者,不拘多少,炙令焦黄)制法上药一味,捣罗为细散。功能主治主破伤风,身项强硬,不知人事。兼治跌打损伤。用法用量每

  • 独胜丸

    药方名称独胜丸处方黄柏8两(人乳拌匀,酒浸晒干,再用盐水炒褐色,去皮)。制法上为末,水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耳鸣,耳聋。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盐汤送下。摘录《古今医鉴》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