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药方剂>猴枣散

猴枣散

《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猴枣散

药方名称猴枣散

处方羚羊角3克麝香1.2克猴枣12克 月石(煅)3克 伽楠香3克川贝母(去心)6克 青礞石(煅成绛色,水飞)3克天竺黄(飞)9克

制法上药各取净粉,除麝香、伽楠香外,先将其余药粉充分和匀,研至极细,随后加入麝香、伽楠香二味细粉和匀,瓶装固封。

功能主治化痰镇惊,清热开窍。治小儿惊风,四肢抽搐,痰多气急,喘声如锯,烦躁不宁者。

用法用量每次服0.3~0.6克,每日一至二次,用温开水送服。

摘录《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

方出《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名见《古今名方》:猴枣散

药方名称猴枣散

处方猴枣12g,羚羊角3g,月石3g,沉香3g,青礞石3g,川贝母6g,天竹黄6g,麝香1.2g。

制法上为末,混匀。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镇痉开窍。主小儿急惊风,四肢抽搐,痰多气急,发热烦躁,喉间痰鸣。

用法用量每服0.3-0.6g,开水送下。

摘录方出《上海市中药成药制剂规范》名见《古今名方》

猜你喜欢

  • 甘露圆

    药方名称甘露圆处方铅白霜、龙脑,各三分;牙硝(枯过)三两,甘草(炙)一两,寒水石(粉)三十二两。炮制上为细末,用糯米糊圆,如弹子大。功能主治治大人、小儿风壅痰热。心膈烦躁,夜卧不安,谵语狂妄,目赤鼻衄

  • 普救散

    药方名称普救散别名二姓不传散(《百一选方》卷七)、不传散(《普济方》卷一四七)。处方苍术500克(米泔水浸三日,切,焙干)干葛250克(切,焙)甘草120克(炙赤色,切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治四时

  • 痛经宝颗粒

    药方名称痛经宝颗粒处方红花、当归、肉桂、三棱、莪术、丹参、五灵脂、木香、延胡索(醋制)性状本品为黄色至棕黄色的含糖颗粒,或为黄棕色至棕色的无糖颗粒;气香,味甜、微苦。炮制上九味,肉桂、木香提取挥发油,

  • 豆蔻丸

    《妇人良方》卷八:豆蔻丸药方名称豆蔻丸处方肉豆蔻(面裹煨香)不以多少。制法上为细末,入陈米白饮捣,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脏寒,泄泻不止,服诸药无效。用法用量空心煮粟米饮吞下100丸。摘录《妇人良方》卷

  • 解毒排脓汤

    药方名称解毒排脓汤处方银花12g,连翘6g,天花粉9g,白芷3g,薏苡仁9g,赤芍9g,甘草3g。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主土疡(亦叫土疳、针眼、眼疮)后期脓成,肿核局限,顶部变软或露出黄白色脓头

  • 草蜜汤

    药方名称草蜜汤处方生车前草捣取自然汁半盏,蜜1匙。功能主治心肾有热,小便不通。用法用量调服。摘录《直指》卷十五

  • 疏气定痛汤

    药方名称疏气定痛汤处方制香附9克,川楝子9克,延胡索9克,五灵脂9克,当归9克,乌药9克,枳壳4.5克,木香4.5克,没药3克。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化瘀止痛。主气滞血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

  • 参归芍药汤

    《四圣悬枢》卷三:参归芍药汤药方名称参归芍药汤处方人参1钱,甘草2钱,当归3钱,芍药(醋炒)2钱。功能主治小儿痘疮根散者。用法用量流水煎半杯,温服。摘录《四圣悬枢》卷三《回春》卷三:参归芍药汤药方名称

  • 立解咽喉肿塞方

    药方名称立解咽喉肿塞方处方夏枯草花10斤,瓮水梨肉100斤。制法同煮膏,贮瓮中,埋地下,一年后取出。功能主治咽喉肿塞。用法用量含少许即消。摘录《古方汇精》卷二

  • 辟谷散

    药方名称辟谷散处方山药8两,莲肉(去心皮)8两,芡实(去壳)8两,白扁豆(去壳,炒)8两,绿豆(去壳,炒,末)8两,薏苡仁(去壳)12两,小茴(炒)4两,白粳米(炒黄)2升。制法上共磨为末。功能主治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