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诗词>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白菌

白菌

病名。系指感受温邪疫疠之邪,喉间疼痛,腐溃并覆有色白如菌状膜,故名。为白缠喉之俗名,即白喉。《喉白阐微》:“喉间白腐一证,俗名白菌,即白缠喉是也。”详白喉条。

猜你喜欢

  • 熏法

    外治法之一。出《五十二病方》。外科用熏法有热气熏和烟熏两种,是借助药力和热力的作用,促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达到消肿、止痛、止痒、祛风的目的。多用于肿疡初起、痔疾或皮肤病等。热气熏法:以药水煎沸于小口

  • 体骨

    经外奇穴名。《奇效良方》:“体骨四穴,在梁丘两傍各开一寸五分,两足共四穴,治腿疼,可灸二七壮。”《针灸大成》名髋骨。

  • 疮疡小便不利

    证名。见《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三。指患疮疡期间出现小便不利。若见小便淋漓频数而黄者,多因疮毒内结膀胱,宜用八正散加减以清热利尿;若因久患疮疡耗阴竭液而茎中涩痛,小便短少者,多因损伤肾气所致,宜用肾气丸加

  • 护心软骨

    即胸骨剑突。

  • 医学六要

    丛书名。19卷。明·张三锡纂。成书于1585年。作者认为医学要旨有六个方面,即诊法、经络、病机、药性、治法、运气。遂采辑《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及历代医著有关内容分别予以汇编,内容

  • 蝎的异体字。参见蝎虎痧条。

  • 选饭

    见宋若昂《胎产珍庆集》。即恶阻。详该条。

  • 肝脾不调

    指肝脾两脏功能失调,生理上,肝气疏泄条达,有助于脾气升发健运。若肝气郁结,失其疏泄之职,影响脾胃正常健运,可致肝郁脾虚;若肝气亢盛,则可横逆而侵犯脾土,称为肝木乘脾土,脾与胃相表里,一脏一腑,因而引致

  • 热毒疮疡

    病证名。出《证治准绳·幼科》。为热毒蕴积而引起疮疡。临床表现以局部出现焮红、作痛、发肿、发痛。热毒炽盛,累及脏腑则可出现里热的证候,如烦热、便秘等。治宜清热解毒,如仙方活命饮、五味消毒饮之类。

  • 六府胀

    出《灵枢·胀论》。指胃胀、大肠胀、小肠胀、胆胀、膀胱胀、三焦胀。详各该条。